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探析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研究

分类:推荐论文 时间:2014-03-01 15:35 关注:(1)

  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特点,黄勇、曹辉、周亚越认为主要表现在:“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结合;务虚和务实相结合;原创性与再创造相结合;开放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社会激励与社会整合相结合”。[18]关于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基本特征,田宪臣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根本特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成为20世纪国内外的风云人物。那么,他的人生履历,他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理论就自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焦点问题。关于邓小平及其理论,无论在研究范围、研究深度、研究成果、研究视野和方法上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国内外学界从事注解性、论证性、宣传性的研究较多,总是低水平的不断重复。而且,关于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方法、规律、经验教训等,除了有少量论文,至今还没有专门的书籍问世。

  一、国内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研究现状及其评析

  截止2012年5月,从读秀网搜索到的书名含“邓小平”的著作有3550本,书名含“理论创新”的著作有219本,而书名中同时含“邓小平(理论)”与“理论创新”的著作仅有12本。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搜索到的关键词中含“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有12847篇,篇名中含“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有4285篇,而篇名中含“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仅有41篇。题名中含“理论创新”的学位论文有69篇。从中国知网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中搜索到重要学术性的报纸上、所发表的会议论文中的关键词中含“理论创新”的文章共3644篇,而直接论述到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文章仅有两篇。

  (一)国内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具体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

  1.关于创新、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界定

  “创新”概念是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按照他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李金华指出:“创新是指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在以科技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实施的有益于社会进步、无限发展的创造性活动。”[2]而蔡毅则认为:“创新就是一种创造。创新是对旧事物、旧观念、旧认识、旧理论的突破与革命,它是理性的否定、创造性的破坏和历史性的超越。”[3]我认为创新即坚持基础上的发展,批判基础上的完善,继承基础上的扬弃。

  关于理论创新,田丰、刘景泉指出:“理论创新就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学说、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4]王雪梅认为,“理论创新就是指人类在开拓进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是对人类历史经验作新的理论升华”。[5]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杨海英认为,“只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科学地回答了实践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并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6]贾建芳指出:“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理论突破和创造,是理论内涵(不仅仅是词语)上的新意。”[7]陈先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种表现:“原创性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发展”;“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自己专业范围内提出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新见解,不同程度地对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贡献。”[8]我认为理论创新就是根据实践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要求对原来理论的批判继承与完善发展。

  2.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国内的学者着重从国内外的历史大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的角度来论证邓小平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其中,黄勇、曹辉、周亚越指出邓小平理论创新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进行的。即“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创新”;“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抉择”。[9]我认为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世界形势和时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3.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可能性,胡尊让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指出,邓小平个人的主观因素在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主观因素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宽阔的胸怀和世界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以及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等。”[10]而范志轩等学者认为,独特的创新思维是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主观因素。邓小平创新思维的主观因素包括“信念和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定信念、远大理想;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热忱:豁达的自信和饱满的热情。”[11]涂大杭认为,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邓小平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可能性之一。他指出了邓小平独特的思维方式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群众路线与人民利益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照辩证法办事’的思维方式;‘三个有利于’的思维方式;‘三个面向’的思维方式。”[12]程美东、沈湘平著的《邓小平的思维世界》从思微知著的洞察力、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立体性的思维能力、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对邓小平独特的思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李长福著的《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研究》一书认为,深邃的哲学思维也是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推进理论创新的可能性因素。其中,解放思想是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精髓。袁金辉认为,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邓小平能够推进理论创新的主观因素之一。他指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三落三起’的非凡经历中,体现在他立足国际政治舞台叱咤风云的风采中,也体现在他平凡的日常生活和情趣中。”[13]同时,详细指出了邓小平的人格具体表现在矢志不渝、不懈追求的革命人格,忠诚的爱国主义、无私的党性原则的政治人格,胸襟博大、光明磊落的道德人格,文如其人、风范长存的文化人格,高风亮节的领袖人格等。我认为邓小平那强烈的问题意识、深邃的哲学思维、独特的内在品质和人格以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使得他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4.关于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及其创新观

  关于邓小平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庞元正、董振华着重从“理论创新思想、科技创新思想、制度创新思想”[14]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黄勇,曹辉,周亚越认为邓小平理论创新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科学方法论的方法;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15]李飞燕对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进行了界定。他指出:“理论创新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和检验标准;理论创新的支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理论创新的主体和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理论创新需要民主和法制环境。”[16]关于邓小平的创新观,姜大仁指出:“邓小平创新观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创新的世界观基础、创新的基本课题、创新的方法途径、创新成果的检验标准等。”具体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新观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创新观的伟大政治品格”;“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是邓小平创新观的基本准则”……“‘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创新观在新时期进行理论创新的首要的基本的历史课题”;“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邓小平创新观的创新方法和途径”;“从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邓小平创新观的价值检验体系。”[17]我认为邓小平理论创新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实践与时代的发展要求,总结现实与历史经验教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过程。他的创新观应包含创新的源泉、动力、内容、方法、要求、原则、前提等丰富内容。

  5.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特点与创新思想的特征

  ]“思想敏锐、高瞻远瞩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时代特征”。[20]“坚忍不拔、刚毅顽强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意志特征”。[21]“无私无畏、敢闯敢冒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胆略特征”。[22]“全面系统、顾全大局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理论特征”。[23]“尊重实践、崇尚务实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实践特征”。[24]我认为田宪臣的观点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了邓小平创新思想的特征,为考察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特点提供了启发。

  6.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田宪臣认为,包括四个方面:“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借鉴与创新的统一”、“综合与创新的统一”。[25]邹红美,曹均学对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他们认为,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就要发扬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与理念,就要深刻领会并把握他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保障;实践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人民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辩证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现实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基本方略。”[26]我认为邓小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典范和新的视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邓小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根本原则。

  7.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曹均学、黄元全分析了邓小平进行理论创新的源泉。其中,“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外在源泉。”[27]赖亦明、王家龙分析了邓小平进行理论创新的源泉。主要包括:“对时代精神和本国国情的透彻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准确把握;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对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注;对时代精神和中国国情的透彻了解。”[28]我认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应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对客观因素的分析都非常到位,而对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领袖所具有的创造性人格这一人格动力的研究相对不足。

  8.关于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及其理论创新的独特品格

  李君如认为,“邓小平的理论创新精神是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相统一的科学创新精神;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科学创新精神;是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相统一的科学创新精神。”[29]师连枝对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品格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永恒的理论创新倾向、平等的理论创新理念、无我的理论创新情操是邓小平理论创新品格的集中体现。”[30]学术界对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及其理论创新的独特品格的研究相对薄弱,成果不多。我认为尊重实践、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品质的集中反映。

  9.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

  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王征国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前的直接酝酿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他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进行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和开动脑筋研究新情况……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口号和理论主题以后,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的进程中,这个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以南方谈话为标志,走向成熟,形成体系。”[31]王征国还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角度梳理了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轨迹。我认为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全面整顿与初步酝酿阶段(1975-1978)、崭新起步与形成主题阶段(1978-1982)、全面改革与形成轮廓阶段(1982-1987)、深化改革与形成体系阶段(1987-1992年)、退居幕后与晚年思考阶段(1992-1997)。

在线填单

请填写信息,学术顾问及时访问,为您提供定制化服务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