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表演型茶艺解说语言特色与美学分析

分类:美术学论文发表 时间:2018-08-10 17:53 关注:(1)

  李峰亮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河南 嵩山 452470)

  摘 要:本文对中国茶艺的形象性、感染性、自然性和艺术性这四个特征进行了概述,详细阐述了茶艺解说的缘起与美学,并且分析了茶艺解说在茶艺欣赏中的审美作用。深入剖析了生活中茶艺解说话语的可行性以及茶艺解说话语的言语行为,从语词结构、词采音韵和借用修辞三方面针对性地总结分析了茶艺解说话语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茶艺解说;语言特色;美学分析

  对于茶艺,人们的注意力已不断从茶具、茶汤和泡茶活动本身方面转移到泡茶者的神情、姿势、表情、服饰等诸多方面, 对于茶艺的艺术性、表演性和观赏性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因此, 泡茶行为就具有表演性质,茶艺也就成为审美对象。当今的茶艺已经从生活型发展为表演型, 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文艺形式,其独特的形象性、感染性、自然性和艺术性吸引了一代代文人骚客。茶艺解说在茶艺欣赏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茶艺解说话语的独特作用在于其话语的言语行为和修辞手法,结合茶艺表演的意境加以柔美精简的解说话语,带给观赏者更多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1 中国茶艺的特征

  中国茶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且由于中国的地大物博,使中国的茶艺丰富多彩,茶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身体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茶艺在中国之所以盛行,主要是由于其形象性、感染性、自然性和艺术性这四方面特征。

  1.1 形象性

  艺术的首先体现在形象美, 茶艺中的颜色、香气、味道、形状、情景以及精美的茶具等, 就是茶艺所展现给人们的形象之美。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不仅注重品茶本身带给人的愉悦,更注重品茶的环境所带给人的意境以及泡茶者本身的仪态和姿势给人们所带来的形象之美。因此,在茶艺表演过程中, 表演者所呈现的形体动作、仪态神情和高超的泡制技艺往往可以尽情地展现出茶艺的形象之美,并且可以表达出制作者的主题思想,从而进一步达到茶艺的艺术性。

  1.2 感染性

  茶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之美具有使人愉悦、怡情养性的感染性,与观赏者的思想情怀紧密相连。在一个优美舒适的场景中,精致美丽的茶具,沁人心脾的茶香,口齿留香的馀味,甚至泡茶者娴熟优美的动作,轻柔美丽的举止等,所表现出的茶艺之美都给品茶者带来了强烈的感染性, 具有强烈主体性的茶艺表演,常常使品茶者在享受中达到诗意和人生哲理的双重境界, 从而使身心都得到愉悦和升华。

  1.3 自然性

  一切与艺术相关的美都有其客观的存在性和自然性。具有艺术之美的茶艺同样包含很多重要的客观存在的自然元素。比如来自大自然馈赠的各种各样的茶叶、清纯可口的山泉、风景宜人的品茶环境,制作精美的茶具等等,它们的自然性是茶艺艺术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是营造人们所追求的融入自然、与天地共存的意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在品茗过程中,越是天然朴素的元素越能给人带来品茗的乐趣的意境, 比如用新做好的竹筒充当茶杯,用清晨竹叶上的露水冲泡茶水,在静谧美丽的大自然中饮茶等等,这份真实而惬意的享受都来自于茶艺中的自然之美。

  1.4 艺术性

  表演型茶艺与其它艺术往往是相通的,随着表演型茶艺的不断发展,已经演变为以泡茶技艺为主线,广泛吸收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比如舞蹈、戏剧、音乐、绘画、工艺等艺术因素而具有更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的新型表演型艺术, 因此,具有更强更综合意境更高的艺术性,更能激发出人们对于美感的追求和享受。表演型茶艺通过其独特的泡茶技艺来展示生活中的艺术情节, 不仅可以学习和欣赏茶艺师的泡茶技艺,还可以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品尝到茶艺师带给人们的美味的茶水,达到身体上高度的享受和精神上更多层次的升华,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常常会即兴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诗歌或意境唯美的书画作品,产生深邃隽永的韵味,这又是茶艺艺术中更高层次的艺术形式。

  2 茶艺解说的缘起与美学

  中国茶艺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品茗斗茶,以茶会友,逐渐成为中国人文精神传播和发扬的一种艺术形式。在 20 世纪后期,由于品茗者的文化水平及精神状态不同,对茶艺表演中所展现的茶艺精神理解程度也不尽同,因此,出现了在茶艺表演过程中对泡茶技艺进行介绍说明的茶艺解说这一艺术形式。茶艺解说是茶艺表演中的一部分,在唯美的茶技表演意境中更好地促进欣赏者与表演者的互动,使欣赏者更好地在意境中领悟茶艺的艺术精髓。解说内容的简练优美、解说声音的婉转优美以及解说与茶艺进程配合都对茶艺表演的艺术美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茶艺解说的美学欣赏在茶艺表演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茶艺解说在茶艺欣赏中的审美作用

  茶艺解说者在表演过程中,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所创造的意境中,将自己的所感所悟通过解说表达出自己对于茶艺意境的情感,使茶艺观赏者与表演者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层次的感染观赏者。观赏者在观看茶艺表演的同时,自身对茶艺已经有了多方面的感悟,同时再加上茶艺解说者的介绍,可以突破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对于茶艺的形象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有了更好的感受,将自身的情感和哲学感受进一步的升华,从而达到精神上的飞跃。

  3.1 茶艺解说话语的可行性

  茶艺解说通过运用茶艺表演的专业话语展现出茶艺表演的意境。茶艺解说是在茶艺表演中与表演者和观赏者进行精神交流的过程中,使茶艺精神更好地传递和发扬。茶艺表演的很多语言往往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但是茶艺解说的语言特殊地存在于茶艺表演的意境中,观赏者往往可以通过表演者的动作和所呈现的意境,很好地体会茶艺解说所带给人们的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茶艺解说话语在茶艺表演中存在其特定的含义,而不仅仅是对茶艺表演的简单概述,观赏者能够从解说话语中领悟到更多关于茶艺的精神。

  3.2 茶艺解说话语的言语行为分析

  3.2.1 言内行为

  言内行为也称话语行为,在茶艺解说中指茶艺解说者的解说话语行为。在茶艺表演中,为其服务的茶艺解说安排应该详略得当,和茶艺表演相辅相成,在对茶艺技能且说清楚的基础上,更应该注意塑造茶艺表演的整体美感。优美和精简对一场唯美的茶艺表演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茶艺解说的话语讲究结构上的齐整对称和音韵上的押韵。

  3.2.2 言外行为

  言外行为也称行事行为,顾名思义即说出一句话语的同时也完成了一种行为。在茶艺表演的特定环境中,茶艺解说者的话语一般是对冲泡茶水技艺要点的形象含蓄而又文雅的概括和提点,因而达到了既能很好地解释清楚茶艺技艺的重点所在,也能让观赏者在学习和领悟的过程中有更多精神文化上的享受。因此,在茶艺解说话语中有很多的修辞手法和技巧,比如最常用的象征和比喻。

  3.2.3 言后行为

  言后行为又称“取效行为”。顾名思义即指所说话语产生的效果。 茶艺表演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自己的情感精神和茶艺表演中的表演行为联系起来,让观赏者在特定的茶艺表演的环境中,领悟茶艺解说者的话语,理解表演者的行为,形成表演者和观赏者之间的心与心的融会贯通。在茶艺表演过程中,观赏者对解说话语、表演情景、表演环节以及对茶文化的了解和涉猎等都会对茶艺表演的感受和领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茶艺解说者的对于特定的茶艺表演的解释话语的选择和运用,对于观赏者的理解效果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

  3.3 茶艺解说话语的表现形式

  源自生活的茶艺解说话语充满艺术美感,往往可以很好地展现出茶艺中“和”的意境,这与茶艺解说话语的修辞手法有很大的关系。茶艺解说话语对于解说词的语词结构、词采音韵、用语修辞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茶艺解说词中有释语和被释语,释语是对沏泡技巧的口语描述,被释语又称词采,是通过比喻或意像形成的艺术性语言。

  3.3.1 语词结构——齐整对称

  茶艺解说话语讲究对称和谐,偏爱运用成双成对的词语格式,词采总是保持其稳定的对称,而这种对称又很好地吻合了茶艺所遵循的对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与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和精神信仰。比如台式乌龙茶的解说词采:乌龙入宫、春风拂面、孟臣净心、关公巡城、祥龙行雨以及绿茶十二道的词采:冰心去凡尘、清宫迎佳人、玉壶养太和、观音捧玉瓶等。

  3.3.2 词采音韵——柔美和谐

  茶艺解说讲究古典优美和语调柔美,因此在解说词中套用古典诗词便可以达到语调柔美的效果。如:烫杯可以用“春江水暖鸭先知”来代替,柔美的语调配以唯美的词采,有情有色,声情兼俱,相映成趣,博大精深的中国词汇和诗歌可以很好地体现茶艺表演中的艺术感染力。

  结语

  中国茶艺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表演型茶艺,其独特的形象之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中化儿女。茶艺解说话语的独特言语行为以及词采的整齐对称、音韵的柔美和谐以及丰润的意象运用使茶艺表演与更多的茶艺观赏者产生了共鸣,越来越多的观赏者在茶艺表演中领悟到更多文化和精神上的哲理。

  参考文献

  [1] 覃红利,覃红霞. 表演型茶艺解说的美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4,05:85-87.

  [2] 赵萍.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茶艺解说话语分析 [J]. 学术探索,2014,08:135-137.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