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文化论文

分类:文学论文发表 时间:2015-07-30 16:14 关注:(1)

  这篇文化论文投稿发表了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由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我们国家的文化领域面临隐忧,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和途径,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影响了社会稳定的不良思潮泛滥。

  摘要:在国际交往频繁、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空前活跃、思维方式与文化价值观念转换的新形势下,在我国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甚至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国家安全。相对经济而言,如果说当前社会发展是我们的“短腿”,意识形态如何抵御“西化”,文化领域如何抵御渗透,则是我们的“软肋”[1]。

  论文关键词:文化论文投稿,渗透,维护,创新,主流文化,文化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股股的“西洋风”也开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仅汉语里多了很多的音译词,如“摩登”,“可乐”等等。过西洋节也成了卷过上下所追逐的时尚风气,就拿眼下的圣诞节来说,各家店铺把小店装饰的五彩斑斓,各种搞促销活动接踵而至,各大高校呢,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精彩的活动,情侣们纷纷上街,学生们欢天喜地。这些现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渗透力。

    一、目前我国文化领域面临的隐忧

    1.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文化渗透愈演愈烈

    随着世界交通、电信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愈来愈亲密,交流愈来愈频繁,国际格局也向多极化发展。我国在加入WTO 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基本缓解军事政治对抗、致力于经济科技合作的情况下,对我国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化渗透。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改革”等旗号,利用各种能利用的资源和手段,极力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说不清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语和西方文化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对外开放,要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不得不学习英语,这好象是不学好英语就不能体现出国际水平。从这方面看,这些年,在国内英语形式完全比国语要强盛的多。家长,学子把狭隘的目光只盯在英语上去看,而国语则变为了一种附属品,英语的考级就象成了度量人才的一个标准。我们被笼罩在英语文化之中,升学、上大学、出国、找工作、评职称等等,都要先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很自然地说着“脱口秀”( talk show)、“肥皂剧”( soap opera)、“绿色食品”( green food)、“背景音乐”( background music)之类的,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就好像这些本来就是中国话,并未想到“外来语”这类概念。[2]

    2.互联网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主要工具及载体

    互联网的诞生,突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界限,实现了信息制造与传播的瞬间化。但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深度及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使得我们对信息的控制力度明显减弱,一些局部和地区性热点问题很容易通过网络扩散为全局性问题,一些小事件也很容易通过网络引发跨地区的连锁反应,甚至被人煽动、利用后发展成恶意事件,使个体矛盾群体化。另外,随着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垃圾信息和不健康信息也在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占据着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利用即时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网上论坛、跟贴、网上广播、网上电视、电影以及电子商务等散布各种诋毁、我国政党的信息,传播煽动性、破坏性言论和政治谣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民众的文化思维和价值判断。网络难控制、易参与,在缺少传统约束力的情况下,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3.青年人、“三失群体”是西方文化渗透的主要对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对象。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青年意识全球化的过程中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运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它们不断地通过传媒制造时尚,将青年引向时尚化、自由化、西方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文化渗透越来越多的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交流的形式出现,形式更加隐蔽;更多地借助互联网、现代通讯系统、广播电视等现代电子媒体加强渗透,渠道更加多样;越来越多地利用非政府组织开展渗透。同时,改革开放也使一些青年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前,尤其是“三失群体”,即下岗失业工人,土地被征用所造成的农民失地、城市房屋拆迁所形成的居民失房,形成了失业职工群体、失地农民群体和失房居民利益群体等弱势群体。当他们陷入困境却求助无门时,宗教、迷信、甚至邪教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寻求安慰和解脱的出路,而弱势群体队伍中的个别人在自身利益被严重忽视以致侵害的绝境下铤而走险,以制造激进社会事件来宣泄的自己不满事件也日趋增多。[3]部分西方国家正是抓住这一点,利用传媒对我国的民主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权状况等大肆抨击,凭借已宣扬多年的“自由民主”意识对一些民众进行煽动,并给以广泛的“同情”和舆论支持,对他们进行渗透,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4.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思潮泛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多元化社会意识的出现和多元化文化的并存,各种资本主义的思潮逐渐入侵到我国,这必然使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削弱,从而使社会成员出现了一系列文化价值判断的困惑。具体而言,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思潮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些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宣扬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抨击社会主义的弊端。二是享乐拜金主义思潮。一些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沦为金钱的奴隶而导致思想堕落,注重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人际关系扭曲,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错误。三是殖民文化思潮。这是丧失民族尊严和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畸形文化,他们盲目崇洋媚外,认为只要是国外的东西一定就比国产的更好,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为殖民者唱赞歌。这些不良思潮如果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势必腐蚀人们的心灵,瓦解国人理想,扰乱经济秩序,污染社会风气,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二、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每当看到国人大肆欢度情人节和圣诞节,忽略传统的端午和中秋,就觉得十分痛心疾首。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改革开放仅仅三十二年,为什么我国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节日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大家忽略了。

    1.强化主流文化意识

    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稳定的保证,是文化安全的根本。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不管其经济和社会结构多么复杂多样,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必然都只有一个。只有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才能真正形成我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真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4]国家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国家文化利益的全部内容,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保护我国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免受西方文化的同化,保持我们国家独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保持我们国家主体意识形态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还要着重加强提高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增强我们国家文化的感召力,促进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2.构筑文化屏障

    文化需要交流与合作,但在交流与合作中,一要建立起一条文化安全的“警戒线”。在全球化背景下,要通过对“文化商品”、“文化贸易”的流动趋势及市场状况可能导致的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威胁及不良后果进行分析研究。[6]我们自身也要加强警惕,不能盲目的崇洋媚外,盲目的听取网络上一些“不速之客”对我们国家制度经济等的诋毁。

  二要加强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要坚决抵制西方腐朽的享乐主义文化,坚决制止毒害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污染社会和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在境内网络中传播,并要对外来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提出明确的规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要建立信息安全监控体系。要完善和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为防止网络舆情失控,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动荡及舆论压力,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四要大力加强我国的出版物市场的建设。在出版物市场对编辑出版各环节的影响日益加大的情况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在出版物市场上能否继续居于主体和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

    3.构建文化体系

    健全的文化体系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加强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不但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在一定的时期内文化建设的目标,还要增加投入。投入是构建文化体系的财力保证,必不可少,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强文化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强法治建设是构建文化体系的制度保证。当前应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专项法律的学习,不断提高广大文化消费者、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人才选拔培养的意见,创新人才机制,造就一大批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熟悉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强势文化人才。

    4.净化文化环境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不仅是优秀文化得以茁壮成长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要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切实加强防范措施,加大查缴打击力度,严防境外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流入我国及在我国非法翻印、销售和传播,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印发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宗教类非法出版物。二要加大“反盗版行动”工作力度。要从维护民族创新能力和维护国家良好形象的高度,充分利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手段,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活动;加强对印刷、复制、批发、零售、出租、放映单位及出版物集中经营场所的执法检查,坚决查处参与侵权盗版活动的经营单位;加强对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监管,坚决查处互联网侵权盗版行为和互联网经营盗版出版物活动。三要深入开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要积极探索网上“扫黄打非”工作规律,建立网上“扫黄打非”工作机制,研究网上“扫黄打非”技术措施,培养网上“扫黄打非”技术人才,为网上“扫黄打非”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5.传播先进文化

    传播先进文化是新闻舆论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加强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情感纽带和身份认同。二要传播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先进精神文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来越具有多样性、发展性、自主选择性等鲜明特征。为了适应这些特点,精神产品创作者和生产部门要多出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必须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要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维护安全决不是拒绝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和现代化的前沿,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来走出去,既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也要向世界推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国文化广泛地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

    6.推动文化创新

    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民族传统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唯一途径。一要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研究。要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通过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从而提高装备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水平。二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要加快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龙头的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建设,完成大中城市公共图书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推进舞台技术进步,发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建立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三要推动文化业态更新。要加快传统出版发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实现有线电视传输、终端服务业态的全面更新;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服务等业务。四要通过体制创新,建立具有活力的文化科研体制,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能够适应并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具有科学决策机制、良好激励机制和有效管理机制,能够促进科研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五要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7]要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改善对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扶持中小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鼓励经济发达、创意人才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发展文化科技、影视制作、音乐制作、时尚设计、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文化类创意企业。

    7.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

    现阶段,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衰,则国家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一要积极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要加快整合,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消除各种壁垒,打破条块分割,鼓励集体、个人、外商参与文化市场的建设与开发。一方面要制定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打破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和行业界限,组建优势互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二要加大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投入。要逐步改变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方式,鼓励社会不同主体的资本向文化产业流动,迅速壮大文化产业,并通过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三要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蕴藏着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和积累的丰厚文化遗产。我们要加强对这笔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实现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产业强国的转变。四要扩大文化产业的对外经营。要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在扩大对外交流的同时,尽力拓展对外文化产业经营。在全球化时代,只有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文化市场的有利资源,我国才能充分发挥一个发展中国家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也才能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增加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的系数,否则,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与保障也还是要落空的。

    未来的世界文化的“重叠共识”应该是既尊重个体,又着眼于群体;既强调责任,又不忽视义务;既追求效率,又力争公平的新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新文化,将兼具东西方文化优点,采取系统思考的方式,把全世界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和谐共处的理念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叶小文.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J].理论前沿.2005.( 15).

  [2]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7)

  [3]刘波维.新闻泛娱乐化在传播中的角色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5)

  [4]徐菊凤.“黄金周”假日制度改革的视角创新[N].光明日报.2006201217 (10).

  [5]刘正土炎等.汉语外来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10)

  [6]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9.(16)

  [7]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0)

  论文范文:从影视作品简析美国文化价值观

  这篇文化期刊论文浅析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从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背后的民族文化,从美国的影视剧中可以了解到背后的文化价值,几部经典的影视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文化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美国是一个追逐民主自由的国家,凭借着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在全球树立了文化标杆。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