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跨文化下中国节庆文化传播策略

分类:文学论文发表 时间:2021-07-24 10:53 关注:(1)

  本文以BBC和五洲传播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中国新年》以及央视2014年播出的《春节》为例,比较国内外纪录片对中国节庆文化的符号选取、叙述手法、国家形象建构等方面的差异,引发未来中国节庆文化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思考。

跨文化下中国节庆文化传播策略

  关键词:BBC;央视;节庆文化;纪录片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以下简称《中国新年》)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雄狮电视公司(LionTV)以及五洲传播中心联合制作的三集系列纪录片,首播于2016年2月14日,其分集主题分别是《迁徙》《团聚》和《欢庆》。《春节》是中央电视台在2014年播出的五集系列纪录片,主题包括《团圆》《祭祀》《驱邪》《祈福》和《闹元宵》。节目主要聚焦少数民族的过年习俗,在黑龙江、湖北、广东、甘肃、江西等地进行拍摄,以小人物为故事的主要内容,旁白的叙述模式展开。

  一、中西方纪录片里的中国文化符号

  我国文化史专家庞朴提出的文化结构三层次说认为文化有三个层面:物质、心理以及物质和心理的统一。《中国新年》所展现的中国文化物质层面的符号系统,包括饺子、白酒、鱼等食物文化;行为层面的制度系统,如主人敬酒等风俗文化、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等节庆文化;以及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组成。在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背后的则是中国人内在的精神文化,即对于家庭文化的重视或是寄托于食物的祈愿文化内容。艺术传播需要靠符号表达,不同的符号体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内容、感知、意义、传达效果不同。讲述文化故事、文化价值的时候选择什么艺术符号去表达,作为文化背景不同的观众如何感知需要逐一甄别。英国制作团队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加以解释说明,并且有展现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解读的意识,同时又将中国的文化符号与英国的文化符号进行相似性对比解读。《中国新年》中,所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信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西方观众较为接纳的中国文化符号,例如代表福气的红色、具有节日气氛的红灯笼(theredlantern)等;第二种是对中西方相似文化的不同解读,例如西方认为龙是邪恶的,但在中国,传统认为龙象征着力量和权力并会带来好运;第三种是陌生化、奇观式符号,想要唤起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惊奇,但是奇观式符号还不足以促进完整的文化传播,还需要借助唤起观众对于熟悉的情感认同,通过表1中对奇观式符号进行还原,会发现他们最终都归结于家庭、家族观念这一中西方文化同时注重的基本价值观。例如打树花(canopyofflowers),这一西方观众眼中日常难以见到的画面满足了他们对东方文化的幻想,片中打树花最终落点在父母对女儿未来美好的期望上。以中国春节为题材的纪录片,英国是以文化他者的身份重新叙述中国春节,中国则是以自我文化理解为主。《春节》针对的是某一个民族或地区特殊的春节文化符号,将他们的民族特色性表达出来,对于其他地区观众来说很难理解,并且在片中并没有足够详细的说明与解释,观看影片最大的感受是觉得故事发生在很遥远的地方,无法感同身受。虽然贯穿全片的精神内涵是家庭和睦、孝道、祈福等易于理解的价值观,但附加在普世价值上的文化符号并不为大众所熟知,更无法让外国观众理解。两部作品在内容上都最终回归于已经被世界所认同的团聚这一传统中国家庭观念,用春节来传达出中国人对于家庭和家人的眷恋以及归属感。这种度过节庆的方式和对待春节的观点,在吸引西方受众的同时,也能够减少细节上的文化差异,在相近的普世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认同感。

  二、中西方纪录片叙事分析

  与其他虚构类型影视作品不同,纪录片需要有多个明确的叙述者,在片中完成发现故事与讲述故事的作用。《春节》中,叙述者的主要形式表现为画外音,辅助以少部分故事内人物的对话内容。《中国新年》除了画外音与故事内人物的参与以外,出现了参与在故事当中的客观的局外人即五位主持人。他们在叙述过程中,亲自参与了春节的庆祝,他们是叙述者同时也是体验者。热奈特认为叙事视角有三类:“①零聚焦叙事;②内聚焦叙事;③外聚焦叙事。”[1]

  (一)《中国新年》:零聚焦叙事和内聚焦叙事相结合

  零聚焦叙事指的是叙述者能够在宏观上把控整个事件的流程和走向,以旁白和话外音的形式为主。多种叙事视角混合叠加使用,由于涵盖的信息内容较多,单一的叙事角度无法完整的阐述春节含义,每个叙事视角又有不同的优势和短板,因此只有采取混合视角的方式才能全方位描述中国新年。

  (二)《春节》:零聚焦叙事为主,辅助以外聚焦叙事

  影片大多以画外音介绍整个家族的人物关系、民宿传统、中国文化内涵、节庆礼仪等内容。话外音能够从宏大而客观的层面介绍中国的地理风貌、经济环境、文化政治、人口数量等内容。主持人的叙述能够较好地结合各个素材,中国新年的叙述者,大多采用我或者是我们这样的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同时画面会辅助以主持人视角的主观镜头提高参与感和体验感。另外一个不同点在于,展现中国人形象的时候,中国新年采用采访的形式,而春节是让观众参与到几个人的谈话当中,也不会对谈话的内容有任何引导和指向作用。

  三、中西方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中国新年》以视觉形象对中国社会整体发展和个人层面进行了言浅意深的描述,同时创新性地体现了全球化发展为中国带来的世界化影响。通过对哈尔滨冰雕的俄罗斯风格、国人流畅的英文采访以及影片中中国人的形象等个人格局体现更为成熟和开放的国人心态,传达的是中国的内在精神价值。

  (一)经济形象

  他者视角下的中国形象是由中国的整体经济能力决定的,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形象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变化。2016年以前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大多以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出发,但2016年的三部纪录片全都是以文化为主题展开的,也就是说西方发现单从经济视角已经不足以完全理解和认知中国。但在以节庆文化为主导的中国新年中仍然有关于中国的经济状况的描述,片中大多采用数据堆叠和比喻类手法进行经济形象建构。在昆明国际鲜花交易中心超过750万株鲜花被售卖,在新年前夕每分钟销量超过3000支等具体数据,以及将北京铁路控制中心类比为阿波罗13号的控制室。

  (二)文化形象

  以孝文化为例,《春节》的第一集主题虽然是团圆,但却紧紧扣住“孝”这个字眼。董家评选最佳儿媳是为了下一代构建孝道传家的风气,仿佛勾勒出一幅大家庭四世同堂的其乐融融的场景。在第一季的第二个故事中,描述的是一位老父亲等待他六年未见的儿子和他的孙子孙女回家过年,影片开头交代父子之间存在嫌隙,但在影片结束都没再跟进二者的关系具有如何进展,着重描绘父亲对儿子的付出与关爱,却在结尾硬生生回到“孝道”主题。反观《中国新年》对家庭氛围的叙述手法更为成熟,同样是多年未归的女儿,在外多次与家里视频联系,回国前带着孩子们为长辈制作了礼物,在机场更是用连续的运动镜头描绘亲人相聚的场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见到女儿后便像小时候一样在脸上“盖仨章儿”。

  四、节庆文化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故事也应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她独特的魅力与精彩。但是中国的话语权一直以来都受到压制,影视文化方面的国际文化传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拍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故宫》《春晚》等在国外平台播出时,或是反响平平,或者是需要迎合西方受众的爱好,进行改编之后才可以放映,但这往往会导致一个结果:中国的文化特性遭到削弱,同时也无法正确而完整地传达中国的内在精神以及现代的中国社会风貌。探索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认为,“中国纪录片虽然在拍摄的角度、人物感情和细节的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观赏性较差,很难迅速吸引观众,难以进入世界市场。”[2]向世界表达中国,需要提高我们的国际化表达与影视创作能力,需要在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语境、社会语境、政治语境的前提下,转变我们的叙事结构和模式。

  (一)叙事策略

  提到节庆文化的纪录片,首先便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宏大而热闹的场景,当中蕴含各式各样的节庆文化符号元素。但是在传播过程当中,由于存在高低语境的问题,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的现象,在外国观众面前很难被理解与认同。一般在中外合拍的纪录片过程中,外国不会使用中方已经剪辑好的原片,而是将拍摄初期的所有视频素材进行二度创作和剪辑。原因便是外方认为中国的叙事模式很难让受众理解他表述的内容,这样也给吸引国外受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调整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第一,针对节庆文化题材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蕴含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节日来进行跨文化传播,一直以来外国观众都对中国的东方神话故事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中国的解析文化都是存在历史背景的,而类似题材同时也是外国观众较高的兴趣点所在。第二,故事叙述方法的创新。以神话故事为例,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真人扮演神话人物或是电脑动画技术来营造神话故事的场景和氛围,再结合现代生活中的风俗文化、民族文化等,探究中国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三,挖掘文化交融点。针对节庆文化,可能东西方的庆祝行为不同,同时也蕴含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但在差异中能够挖掘出文化交融点。过于宏大的叙事,可能无法将外国观众带入情境中,而太偏重于个体化叙事,又很难完整的表达出中国节庆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这个融合点,内容可以是已经被外国观众所理解和认同的普世价值观,也可以是在庆典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相似的庆祝行为。

  (二)中国形象建构方式

  BBC擅长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描述中国形象,指的是通过小人物或者小角度进行切入,以个体故事塑造典型形象以构建中国形象。近年来中国拍摄的纪录片有意识地将宏大视角转为个体视角,但由于塑造的形象不够典型,人物或者故事本身过于特殊化和个性化,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由个人形象推广至国家形象。从以往BBC对中国文化的分析,在呈现中国形象的过程中,他们习惯于将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割裂为碎片化符号并重新组合,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传播的效率,但却不能完整地将中国形象展现给世界。因此,我们用自己的纪录片,构建自己国家形象的时候,需要找到典型化的人物和故事,以独特的人物或故事传达更为普世的价值观念。同时需要注意素材或符号之间的完整度与整体性,将整部影片勾连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

  五、结语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赛道,也是世界各国制定国家战略和外交方针的重要参照体系。当前,国际话语权仍由西方国家主导。在他者视域下,中国的国家形象往往过于片面和刻板,而中国的国家形象自建过程又因为国际话语权薄弱和意识形态竞争而效果甚微。中国文化对于西方受众而言,一直是“神秘的”,甚至受到“污名化”。近年来,李子柒农作视频和歌曲《一剪梅》在西方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可视作中国文化输出的积极案例,有效提高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视野中的曝光率,也附带输送了积极的价值观。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其内在却蕴含着无法忽视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通过优秀作品促进文化输出、提高跨文化传播效率,对于提高我国“软实力”、强化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热拉尔·热奈特著.史忠义译.热奈特论文选[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彭希聪.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后怎样[EB/OL].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那婉纯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