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易新闻”看中国网络新闻应对方案
期刊目录网新闻论文发表2014-06-20 15:36关注(1)
网络新闻发展迅速,由单纯的复制传统媒介信息时期,到整合传统媒介信息时期,再到如今的有自己独创新闻的发展时期[2],在此过程中,网络新闻采编观念在不断进步,技术的进步亦如影随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注定要在将来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媒介。起步时间远远短于传统媒介的网络新闻能否当此重任?网络新闻又存在哪些不足?网络媒介要与当今的传统媒介共同行使“传承文化、协调社会、娱乐服务、环境监测”的四大职能①,还需要做何种改进?这些问题都值得网络新闻行业从业人员深思。“网易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中国网民中有了一定的口碑和受众群。网易的特色是其意见表达的多元化,其中不仅包括各方观点的激辩,也包括网友们的评论留言,而网易新闻本身也在业界备受推崇。[1]因此,它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代表性。本文选择网易为切入点,并不代表网易有多优秀,而是试图通过指出它的不足之处,找出有效的解决之道,继而对整个网络新闻行业的发展方略进行思考。
一、从网易新闻看网络新闻的特征
(一)网络新闻传播形式的多媒体化、非线性
网络媒体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综合了多种媒介形态,兼具多种媒体的优势,恢复了人们的自然感官的平衡。[3]网络新闻传播是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广播新闻、视频新闻于一体的多媒体新闻传播形态。从口头新闻传播、文字新闻传播到电子新闻传播,每一阶段都是在原有的新闻传播形态上发展而生成的一种更先进的传播技术。[4]以网易专题《日本地震》为例,网易的编辑们不但将有关地震的视频、图片、文字报道组合起来制作成专题,还以这些新闻报道为素材进行再创造,将地震之前的日本三维地图和地震之后的三维地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剪辑在一起进行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反差,也让受众更加全面地体会到了地震的可怕。毫无疑问,这样的新闻报道比纸质媒体上苍白的数据更为有力,对观众也更有吸引力。同时,网络传播的超文本方式,让受众可以以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思维以及组织方法来实现新闻内容的“跳转”,能更好地体现读者的自主地位和独立的思维规律。[5]
(二)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多样性
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构成十分复杂,互联网发布信息的门槛很低,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一渠道参与新闻传播,甚至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网易新闻在门户网站中颇有名气的一个特色是它的跟帖评论,一条新闻下面往往跟随成百上千条网友评论,在这个类似于论坛的平台上,多元化的观点得以传播。
网络新闻总传播量无上限,不受版面、时间的限制,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每天传播的信息量都是有限的。例如一张报纸每天的版面容量是1?5万字,那么信息必须经过筛选、浓缩等加工过程才能在报纸上传播,这个过程便减少了到达受众的信息量。电视和电台每天的容量仅24小时,这也远远不能描述世界每天发生的变化。互联网在理论上能储存世界上的所有信息,读者的阅读能做到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组合,因此,网络新闻信息具有丰富性和无限的扩展性。
(三)网络新闻传播过程的迅速与便捷
网络新闻媒介的全时观,意味着网络新闻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某些重大新闻的时效性,还要保证24小时内一切信息资讯的时效性。[6]就在笔者写下这部分文字的这段时间里,即2011年5月15日01∶30∶57至01∶33∶15不到3分钟的时间段,网易滚动新闻就更新了2条国际新闻、7条社会新闻、1条国内新闻,俨然一个“全天候”的网络新闻媒介。
互联网带人们重回麦克卢汉笔下的“部落时代”,便携的工具让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将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传播到网络上,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地球村”。[7]尤其是微博这种信息平台普及之后,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当起小小播报家。在网易新闻的每条新闻边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微博按钮,提示你可以去微博上看网友对其的评论或者是相关事件的最新进展。不仅如此,网易新闻的滚动新闻还相应地增加了一个滚动微博的版块,也就是为了及时更新那些在微博上由亲临现场的网友发布的新闻信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丁红:从“网易新闻”看中国网络新闻的应对策略(四)网络新闻传播平台的多样性与多终端化
随着Web2?0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传播的平台已经远远超出了新闻网站范畴。各种各样的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平台也开始承担着新闻传播的作用,并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不仅如此,各式各样的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又叫“聚合内容”)订阅平台让受众浏览信息更加方便和自由。[8]从网易新闻来看,受众不仅可以从邮箱收到其主动推送的新闻,还能从其官方微博上看到它主要新闻的简要提示。便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技术的进步,也让网络新闻传播的终端更加多样化。除了个人电脑外,手机报市场早已是众多新闻媒体争取受众的竞技场,而平板电脑上的电子杂志、新闻推送、APP等也是新闻媒介新兴的战场。
(五)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交互性、个人化
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传受角色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传受双方地位并不固定,受者经常主动成为新闻传播者的一部分,双方角色互换频繁,传播方向多变。一个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信息之后不到5分钟又可以立即转换成信息的接受者。继而在完成上一轮角色转换之后立即又转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者。[9]以网易新闻为例,网易最独特的特点便是其受众的参与性。网易新闻的网友评论经常反过来成为新闻的信息来源,实现再次传播。网易2008年的年终策划“无跟帖,不新闻”表达的就是这种交互与创造的可贵。
从“网易新闻”看中国网络新闻应对方案相关论文:
网络新闻传播有何交互性
新闻传播论文把关人在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标题切题新颖的重要性
上一篇:新闻网站在线评论意义何在
下一篇:进入数字年代新闻照片的造假现状与应对方法
-
当代传播核心期刊
-
新媒体研究杂志在线时间限制要求核心期刊
-
咬文嚼字上海文学期刊润色核心期刊
-
《近代史研究》文史期刊论文核心期刊
-
语言与翻译(汉文版)杂志社编辑部邮箱是多少核心期刊
-
大舞台文学艺术论文核心期刊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论文首选期刊核心期刊
-
贵阳文史历史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考古杂志成功论文查询核心期刊
-
历史教学核心期刊
- 新媒体研究杂志在线时间限制要求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论文首选期刊
- 考古杂志成功论文查询
- 历史教学
- 《艺术评论》南大核心文学期刊论文
- 《民族艺术》核心文学期刊发表
-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文学期刊发表
- 山东图书馆学刊杂志档案专业论文
- 陶瓷研究江西陶瓷润色
- 时代潮杂志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主办刊物
- sci一区影响因子大概多少
- 英文期刊都是sci吗
- 土地评估论文发表在哪些期刊上好
- 半月刊和旬刊的区别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ei刊源吗
- scie收录哪些中国期刊
- 气象科技是什么级别
- 国内ei源刊有哪些
- 爱思唯尔期刊是sci吗
- 食品类的SCI期刊有哪些
- 合编专著对评职称有用吗
- 职称评定需要的材料有什么
- 中级职称有哪些
- 菏泽教师评副高的条件
- 演员职称评定条件有哪些
- 评副高职称的加分项目
- 中级工程师多久可以评副高级职称
- 一级教师和中级教师的区别
- 评给排水中级工程师职称要什么条件
- 会计正高级职称条件
- sci论文accept是什么意思
- sci论文摘要常用词汇汇总
- sci润色多少钱一篇
- sci修回要多久出结果
- scopus评职称有用吗
- 论文延期理由范文
- sci见刊后会收到纸质期刊吗
- 绪论可以引用参考文献吗
- 综述参考文献一般多少篇
- 英文论文摘要注意事项
- 引用参考文献算不算查重
- ei期刊论文查重率多少合格
- ei源刊与中文核心的区别
- 音乐类论文题目有哪些
- ei源刊JA是什么意思
- 高级经济师论文题目参考30个
- sci第五作者评职有用吗
- sci论文作者署名规则
- 书类型有哪些种类
- cns期刊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