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音乐新发展方向
期刊目录网音乐论文发表2017-08-16 10:05关注(1)
文章是一篇音乐论文,主要讲述了中国竹笛音乐风格的流布和变迁以及新文化发展方向等等。本文选自:《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对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对音乐演出及各种音乐活动进行报道和评论。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介绍、评论优秀的中外音乐家名作。
摘要:竹笛创作者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风俗传统等,这些形成了创作者不同的创作习惯。他们的创作追求往往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较大关系。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凝聚了许多生活经验与文化性格。新一代的竹笛艺术家运用丰富的创作技法,创作出了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作品。从以上这几首作品中可看出,新的创作技法已被充分运用到竹笛音乐领域,成绩卓着的作曲家们运用现代技法创作出了自由、深刻的,并兼具现代性与探索性的作品。
关键词:中国竹笛,竹笛音乐,音乐发展,音乐论文
一、竹笛艺术发展的新时期及流派划分
竹笛的声音清澈明亮,表现力强。隋唐时期既有大横吹与小横吹的记载。宋朝,笛子在民间音乐中已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当时民间音乐表演形式中有“鼓笛曲”,从其名称中即可看出鼓和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乐器。明、清时期,笛子开始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中,其中,十番锣鼓与江南丝竹等乐种中多用笛子作为其主奏乐器。新中国成立后,竹笛的演奏技法逐步发展成熟,音乐风格也逐渐清晰。
20世纪中国竹笛艺术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竹笛艺术家,他们为竹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所创作的优秀作品为竹笛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冯子存先生、卫仲乐先生堪称竹笛事业的领军人物。卫仲乐先生于1938年随“中国文化剧团”赴美演出时首次演奏了竹笛独奏民间乐曲《鹧鸪飞》,并录制唱片。冯子存先生创作的竹笛独奏曲《喜相逢》轰动一时。自此,中国竹笛开始以独奏、合奏的形式频频出现于舞台之上,成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乐器。
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流派与风格的区分。以竹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自产生起就有南北之分。产生此区分方法的原因在于南北文化的差异及地域的差异,南北人文的差异。自古以来,便有北方人粗犷豪放,南方人细腻婉约的说法,表现在竹笛艺术中亦是如此。南北派笛曲风格迥异,南派在音乐风格中强调音色的柔美,旋律的波浪式起伏,且具有歌唱性。北派音乐风格则强调音色高亢,旋律跌宕起伏。
20世纪50至60年代,以冯子存先生与赵松庭先生为代表的北南两大流派在竹笛演奏风格上已有较大区分。此时的竹笛艺术无论在演奏风格还是演奏技巧,亦或是作品的创作中都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南方流派多演奏曲笛,演奏的作品多为江南一带的地方音乐,多为江南民歌所改编而成的独奏曲。在演奏技巧上,通过对气息的控制,多采用竹笛演奏中的“颤”、“打”等演奏技巧,将江南水乡所独有的韵味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竹笛南北流派的音乐风格及代表人物
南派曲笛,艺术风格委婉秀丽。曲笛音乐的变奏多体现在不同板式的组合模式中,多表现在速度与节拍中,以及乐曲情绪变化中,跟随旋律的变化做相应的加花或缩减,表现在乐曲中既有抒情悠扬的片段又有活泼欢快的片段。南派曲笛用调多为C、D调,在演奏技法上多注重“气”与“指”的结合,作品格调多为抒情及写意,侧重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及美好的愿望。如《秋湖月夜》等。说到南派竹笛不得不提及的艺术家是赵松庭先生,为南派曲笛的代表人物。
赵松庭先生集竹笛理论、演奏、创作于一身的大师。他涉猎广泛,不仅学习昆曲、乱弹等戏曲,更兼具吸收民间音乐。他的吹奏特点为热闹、活泼但又不失典雅秀丽。其演奏艺术的积累建立在广泛的戏曲音乐基础之上,代表作为《早晨》。赵松庭先生擅长运用传统的演奏风格与吹奏技巧将现实生活展现,并广纳百家,不仅吸收了北方流派的演奏技巧,更是吸收了昆曲中的运气方法及灵活流利的指法。
北方流派,多演奏梆笛,主要流传于冀西北地区。演奏作品多为北方民间音乐,如二人台、山西梆子等地方音乐及地方戏曲所改编而成的竹笛独奏曲。演奏风格豪放、粗犷。演奏技巧上多采用“吐”、“花”、“抹”等技巧。梆笛的变奏特点在于节奏、速度、旋律上的对比,板式结构为严格的变奏体。演奏技巧的变化多为跟随旋律的变化进行改变。北派梆笛用调多为F、G调,在演奏技法上多注重“舌”与“指”的运用,作品格调多为叙事与写实,着重于表达现实生活场景,如《小八路勇闯封锁线》。北方梆笛的代表人物有冯子存、刘管乐等,从两位竹笛艺术家的演奏作品及演奏技巧上即能全面了解北方梆笛的风格与特色。
冯子存,北方梆笛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演奏艺术朴实无华,极具民间音乐素养。他的演奏特点为运用短促的顿音,有力的剁音,饶有韵味的抹音,华丽的花舌及颤音将富有北方独特韵味的旋律尽情展现。从其代表作品《喜相逢》中可看出北方梆笛的风格特色为音调高亢,旋律起伏,乐曲情绪粗犷奔放。冯子存创作出大量富有地方区域色彩的笛曲,刘管乐则最早受冀中地方戏曲“老调梆子”的影响,吸收了河北吹歌、冀南民间音乐发展起来,并长时期的服务于民间吹鼓乐。
三、竹笛艺术创作及代表性作品
从20世纪60年代起,竹笛音乐创作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新一代年轻的竹笛艺术家们在经历音乐院校的系统训练后,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以往的传统风格做了创新与突破,竹笛音乐风格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如《帕米尔的春天》、《扬鞭催马运粮忙》、《春到湘江》等。当竹笛音乐创作形式与音乐风格开始表现出多元化时,专业作曲家们与演奏家们共同合作充分发掘了竹笛演奏特色,进而创作出极具特色的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竹笛作品。如俞逊发先生的《秋湖月夜》、《汇流》、《赤日》等,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秋湖月夜》一曲根据南宋诗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一词创作而成。乐曲采用大G调低音曲笛,旋律恬静典雅,旋律中有古朴的钟声,演奏时运用气吐泛音来模仿钟声,给人肃穆庄重之感。该乐曲所带给人的新意之感超出以往作品,全新的音响感受将竹笛的演奏技法及表现风格做了新的拓展。《汇流》一曲属于协奏曲体裁,该曲式结构突破以往传统民族音乐体裁,全曲共分五大部分,分别为“瀑布飞泻”、“山河壮观”、“滴水成泉”、“花香鸟语”、“汇流奔腾”。旋律中尽显大自然的雄伟壮阔及作者的博大胸怀。《赤日》一曲将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作曲技法相结合,展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于乐谱中,把听众带入到了远古的时空中。
中国竹笛音乐新发展方向相关论文:
中国音乐在电影中有何新发展
高校音乐教学新政策实施
中国竹笛音乐新发展状况
幼儿音乐韵律活动新发展状况
中国音乐剧新改革方向发展
上一篇:中国风流行音乐新建设方向
下一篇:幼儿早期音乐开发教学管理要点
-
当代传播核心期刊
-
新媒体研究杂志在线时间限制要求核心期刊
-
咬文嚼字上海文学期刊润色核心期刊
-
《近代史研究》文史期刊论文核心期刊
-
语言与翻译(汉文版)杂志社编辑部邮箱是多少核心期刊
-
大舞台文学艺术论文核心期刊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论文首选期刊核心期刊
-
贵阳文史历史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考古杂志成功论文查询核心期刊
-
历史教学核心期刊
- 新媒体研究杂志在线时间限制要求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论文首选期刊
- 考古杂志成功论文查询
- 历史教学
- 《艺术评论》南大核心文学期刊论文
- 《民族艺术》核心文学期刊发表
-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文学期刊发表
- 山东图书馆学刊杂志档案专业论文
- 陶瓷研究江西陶瓷润色
- 时代潮杂志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主办刊物
- [收藏]推荐自然科学方面的sci期刊
- 上海的医学期刊有哪些
- 教育方向的学报合集
- 集刊是什么意思
- 糖尿病相关的医学期刊有哪些
- 风湿病sc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 商业经济是c刊吗
- 反应动力学sci期刊有哪些
- 中医药通报杂志审稿时长
- 新会计杂志什么级别
- 一级播音员职称破格申报什么标准
- 评职称需要几年的继续教育证书
- 河北认证的中级职称北京认可吗
- 评中级需要几个业绩
- 技师转评工程师需要什么材料
- 助理政工师晋升中级认可的刊物有哪些
- 高级农艺师晋升的要求
- 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称有哪些
- 初级职称是二级教师吗
- 非正式老师可以评职称吗
- 论文并列第一作者怎么标注
- 劳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 sci2区和3区区别
- SCI单位顺序是否可以改
- oa期刊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 常用的5种科研方法合集
- 电气论文参考文献30个
- 测绘论文题目大全
- 土木论文参考文献50个
- 科技成果转化是什么意思
- 论文三版大概多少字
- 锂离子电池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 思政论文题目参考30个
- 初中地理课题题目参考30个
- 参考文献期号怎么看
- 数据挖掘论文参考文献30个
- 妇科论文题目有哪些
- 教改课题题目有哪些
- 双碳论文参考文献30个
- 汽轮机论文参考文献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