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公共艺术的美学意蕴

分类:艺术设计论文发表 时间:2018-10-22 09:13 关注:(1)

  崔佳

  近年来公共艺术的发展已经使公共艺术成为艺术的重要门类,也成为人们体验美、感受美的重要美学实践活动,并将人和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推向了另一个空间——公共空间。从公众参与性角度讲,艺术不仅是传统意义上本质的再现,也是观者与艺术家在场域关系中的审美碰撞,其“主—客二元论”审美不仅在于我们的观念,应是实现个性的全面性与价值的一种方式,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下公共艺术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魔咒,即审美公共性的无法实现——艺术家形式的观念性和艺术语言与公众的审美化追求的确立之间的矛盾。要想打破这个魔咒,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打破公共艺术创作对象的形式化的理解,树立一种超越当下的、物化性的观念,从公共艺术的实践经验和思维方式对艺术作品审美性进行探讨。

  二是打破公共艺术自身表现形式上的局限性和个人的经验理论,确立公共艺术在场域中观念性与公众参与性的关联,引导公众面对公共艺术介入的能动性。从公共艺术的本质出发,在相对艺术物化和观念表达中通过实现审美公共性来获得观众的审美知觉,从而真正达到马克思所讲的那种“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这种“美”不是简单的外在于对艺术权衡的审美,而是通过审美实现观众对公共艺术作品内在的视知觉体验。越过艺术的功利性目的,从没有实用目的的审美途径去打破公共艺术的魔咒,就像康德在《批判力批判》中所说:“审美判断是无利害的情感判断、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范例的必然性,通过审美批判恢复潜藏在艺术中的创造性、否定性、可能性、超越性、在人性中恢复理性、自由、美、生活的欢乐这些感受和感受方式”,从而消解公共艺术自身的矛盾,实现公共艺术真正的美学价值。

  公共艺术在创作过程当中,艺术语言的书写由于行动与过程的介入是分开的,其场域性的特性决定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时不仅要透过艺术家对作品进行解读,而且要结合所处的空间性和场域性。公众参与到艺术作品当中,与艺术作品、空间、场域发生关系进行第二次创作,此时公共艺术作品创作才被认为是完成,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才能被观者正确的理解,真正的发挥教化作用。

  一、公共艺术意境范畴的感性之美

  人对美的理解中,视觉层面的美是通过感性的、直观的,而感性的、直观的美是通过人最直接的感性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公共艺术的审美要素除了创造性以外还包括审美交流,通过审美活动建立起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审美体验。而意境范畴在研究美的本质的同时,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审美,不仅是对内在美的感知,同时也包含一种主观的判断力,通过审美活动来实现从对美的本体思考转向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系与观众视知觉体验。

  二、公共艺术审美内涵规律的表征

  人们对于“美”始终保持着追问、反思,这种内在的追问想获得的正是何为“美的规律”,然而公共艺术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更需要一种对“美”的审视和判断。虽然公共艺术也没有固定的风格和形式,但要考虑除艺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审美规律,包括作品与空间的协调性、与社会政治的和谐性、与相关法令的统一性,更要顾及作品和普世价值的相关性。与此同时,公共艺术最根本的美学意蕴就是体现“美”,通过公共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让观者产生“美”的共鸣。正如马尔库塞曾给予马克思最“美”的评价:“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对象说成是自由的人的实践的一个特征。这不是随便说说的,也不是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7)公共艺术的创造本身就是一种人类“美”的劳动,因此,它要符合“美”的规律,构造公共艺术有秩序的“美”。

  三、公共艺术自身蕴含人性的复归

  我们在追寻“美”的讨论中,公共艺术所追求的更应该是“人性之美”。正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以及对西方公共艺术的效仿后,我国的公共艺术在“批判现实主义与复归人道主义”思潮中的诞生。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出现了公共空间与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城市定位等一系列的交集与矛盾;同时公共艺术当中最重要的公众参与不能得到完全的重视和保障。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所探讨的前提应该是对人的肯定和尊重,是对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独立的个性、人格、文化、经济、政治和审美的尊重。审美的公共性正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本质。从艺术家本体出发,回归于艺术作品本身,抛开艺术创作技巧和艺术语言,让公共空间与观众相互介入到作品,纯粹地去理解艺术作品,返璞归真,回归“人性之美”

  对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实现必须要解决公众参与性的公平与艺术作品对公众的选择问题,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语言时,是对自然中物象的再编码。挪用与拼贴的使用让公共性问题再次面临质疑,这让公众审美性与艺术理解力在现实中寻求一个平衡支点,只有这样公共艺术作品才不会沦为一个形式上的“应景之作”,真正实现公共艺术的各项职能,复归人性的自由,推动社会的进程。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2)观念:perception,在心理学中被翻译为一个特定的心理学概念:知觉。从冯特的“心理复合体理论”开始,它被规定为:由外在感官形成的观念。

  (3)PaulineJohnson.MarxistAesthetics.Routledge&KeganPaul,1984.作为感觉对象的事物,乃是冷的。存在于眼中(感官中)的热蒸汽通过空气和冷的事物发生相互作用,热由冷抗衡着,眼睛(感官)便由此获得对冷的事物的感觉。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