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一级教师是什么级别|| 核心论文的第二作者有用吗|| 中学物理课题题目参考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现实主义特征

期刊目录网哲学论文发表2020-04-25 10:00关注(1)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现实主义问题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二人对巴尔扎克这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的评价也从多个角度传递出他们的文艺学、美学思想。《幻灭》作为巴尔扎克的力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作原则、审美原则。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现实主义特征

  关键词:《幻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现实主义;巴尔扎克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概说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美学理念。马克思提倡的“莎士比亚化”的艺术生产论是社会发展与艺术创造有机统一的美学命题,恩格斯在致拉萨尔信中明确表示:“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所以“美学”与“历史”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研究评价的出发点,也是其艺术审美的基本思想。二人均对巴尔扎克持有高度评价,恩格斯更是称赞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而《幻灭》则是巴尔扎克自称“我的作品中居首位的著作”,故而该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文论视角下“莎士比亚化”“真实性”“典型化”等现实主义理论范畴分析《幻灭》在环境、人物、细节3方面的艺术特征。

  2基于现实主义理论范畴的《幻灭》的艺术特征

  2.1典型环境特征———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腐朽社会

  马克思主义文论要求用“历史观点”研究评价作品,推崇“莎士比亚化”的现实主义创作,要求严格得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严格地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再现现实。《幻灭》的时代背景是在1821年到1823年之间,彼时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混乱无序。巴尔扎克在《幻灭》中忠实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通过描写两位外省青年大卫和吕西安在巴黎印刷业、新闻界发展的不同经历,从社会生活环境、工业发展、文化产业、历史事件等多方面展现了波旁王朝复辟后的不同阶层的人物群像与社会图景。同时“莎士比亚化”创作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社会生活,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的现实人物的真实描写,揭示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法兰西社会,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被推翻,但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使得波旁王朝借助反法同盟的力量成功复辟,试图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重建封建统治,因此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成为法国社会中的两大角力。在这种社会趋势下,尽管巴尔扎克曾经同情贵族阶层,但是经历动荡纷乱的社会生活后,他能超越自身的情感与政治倾向,准确把握资本积累下贵族与资产阶级盘根错杂的阶级环境。巴尔扎克无奈地看到心爱的贵族阶层日益衰落,真实地描迷了贵族精神的衰微,反映出他对庸俗、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不满。《幻灭》中描写贵族地位日益下降,例如,吕西安和巴日东太太的交往曾被上流贵族所不耻,但是后续仍有公爵夫人对吕西安极其青睐,并且贵族开始与平民结合。文本中也展现出资产阶级的壮大,重要表现就是鼓动了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样样要靠金钱来决定”,例如,出版商道格罗看到吕西安潦倒的现状,最后就只以四百法郎买下了他的小说。在巴黎这个文艺都会,无价的才气在资本的力量下也变成以金钱来衡量,作品不过是书店老板赚取利润的工具。此外,对当时巴黎以及外省的物质环境构成了体会《幻灭》中社会生活的基础。如对木廊商场的描写:“钉死的玻璃窗”“蜂房似的铺面”以及“雨水淋坏的粉刷,补过的土墙,陈旧的油漆,想入非非的招牌”构成了龌龊丑陋的商场,而它正是赫赫有名的集市,店铺千金难求。巴尔扎克描摹出藏污纳垢的资本主义自由发展下社会一角,揭示出金钱决定一切的导向下的资本市场充斥着物欲与腐败,而身在其中书店也是利益至上,彼时尚未出名的吕西安在书店受人奚落是必然,以小见大地为我们展示了巴黎的现状。巴尔扎克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始终如一地进行客观的描摹,并且透过社会现象,把握住社会问题的本质,在《幻灭》中呈现出利益驱动下亏空的贵族对财富的需求、富有的资产积极对社会地位的追求以及无所依靠的社会底层小资产阶级对财富地位的双重渴求,塑造出“福斯泰夫式的背景”。

  2.2典型人物特征———金钱“异化”下的悲剧人生

  恩格斯在1888年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到“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克思主义文论强调典型人物的塑造,而且人物的思想与性格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这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本质上是一致的。《幻灭》的主人公吕西安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父亲是药店老板,母亲是大革命中幸存的贵族后裔。非富非贵的吕西安,受到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浪潮的影响,不满于自己低微的社会地位,试图在复辟王朝统治下跻身上层社会。同时吕西安才华横溢、懦弱虚荣的性格又丰富了其人物形象,可以说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典型。造成吕西安悲剧命运的根源是金钱世界的戕害,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马克思在评《巴黎的秘密》时指出,只有争取合乎人性的环境,才能“使自己认识到自己是人”。出身贫苦、天真有才的吕西安在物欲横流的巴黎逐步变成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腐朽的非人环境中逐渐异化、迷失。首先是产品与劳动者的劳动相异化。他初到巴黎,勤勉著书,想通过自己的才华真正在巴黎获得名誉,但是不管他创作中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在出版商的眼中他的作品不过是摇钱树,作家本人也不过是四百法郎就能收买的低微的人。其次是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第一部小说卖不出去,吕西安没有兴致再写第二部。况且写作的时候靠什么过活呢?”吕西安在作品创作的劳动中体会不到精神上的趣味,虽然无法获得外界的认同,但他也没能获得自我认可的价值肯定,造成了肉体与精神的异化。再次是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吕西安受到罗斯多鼓动进入报界发展,尽管了解到新闻界的黑暗腐败,但是他为了摆脱贫困的现状,毅然抛弃品格和灵魂,成为一名政治斗争中的唯利是图的记者。他将自己的工作当作谋生手段,把文章当作自己获利的工具,成为被金钱驱使的异化自我。最后是人同人相异化,金钱世界的浸染下,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不是感情而是利益,埃克托对吕西安说:“其实我们彼此是朋友还是敌人,完全看情形而定。照理只打击敌人的武器,我们先用来打击朋友。”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利益触及下人际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以赤裸丑陋的利己原则为基础的。当吕西安声名大噪后,又是昔日情人与报界“好友”引诱他一败涂地。金钱面前,只有利益,人人都是畸形的。吕西安的个人悲剧与其生活经历、周遭环境紧密相关,透视出小资产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下艰难的生存境地,折射出资本世界中唯利论对人无止境的迫害。在巴黎逐渐异化的吕西安是巴尔扎克笔下现实主义的具有阶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典型人物。

  2.3艺术手法———生动形象的个性创作

  恩格斯强调现实主义创作应该追求“细节的真实”,并不是要求作者“见到什么就写什么”,而应该是发挥艺术想象创作具有感染力的符合审美规律的作品。恩格斯认为“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构成理想艺术的必要条件。真实地反映社会历史与美的规律下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冲突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生活化与审美化的统一体。《幻灭》体现了巴尔扎克的一个重要风格特色,就是运用极其丰富准确的细节来构成社会环境的历史具体性。从外省安古兰末到巴黎,从文学艺术界到新闻出版界,从印刷业到工商业,从怀揣梦想的两个青年到理想破灭的两个悲剧人物,巴尔扎克细致准确地刻画着人物、社会、事件。从吕西安出逃巴黎,成为新闻界无耻的“打手”再到他最后卷入党争,再次回到安古兰末,波折的情节建构与丰富的细节描写串联出当时金钱影响下的纸醉金迷、虚无利欲的法国社会。吕西安、大卫等人的形象得以矗立,而且与《人间喜剧》中其他人物形象相区别的原因还在于巴尔扎克在《幻灭》中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提到“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对比的手法也是塑造现实主义人物的重要条件。《幻灭》中,同是怀揣梦想的巴漂族:吕西安和大卫也有深刻的不同,吕西安生性轻浮、爱慕虚荣,大卫个性坚定、正直善良,尽管两人最终都失败告终,但是拥有高尚品行的大卫相较于吕西安而言就具有了道德的高度。此外,巴尔扎克还在如同泥淖一般的巴黎社会中塑造了“小团体”,钻营利益、麻木无能的上层社会与崇高纯洁、才华横溢“小团体”成员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唯利是图的巴黎社会中,“小团体”是道德良心的“沙漠绿洲”。他们虽然贫穷,但是依然对吕西安这个萍水相逢的路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修改作品而且及时规劝他走正路。这些善良坚韧的青年不仅与罗斯多、斐诺邓尸位素餐的谄媚者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也和曾经是“小团体”的吕西安形成对立,更加凸显了米希尔、大尼埃这些青年的正直坚强,也反衬出吕西安的意志软弱、虚荣无耻。“小团体”生存的贫苦的拉丁区更是与巴黎新闻界等纸醉金迷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巴尔扎克通过丰富生动的手法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描摹出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场景,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与典型化寄托手法表现出来。《幻灭》是巴尔扎克“光彩夺目”的作品,通过情节、人物在多个典型场景中的生动叙述,展示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把握。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巴尔扎克的文艺实践作品联系起来,不仅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角度下宏观分析作家作品,更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现实主义的创作与批评研究理论范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和建伟.马克思与西方经典作家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巴尔扎克.幻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邓世还.浅谈———《幻灭》[J].外国文学研究,1980(3):29-34.

  [8]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尚莹轩 单位: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现实主义特征相关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论文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
从新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城市更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
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

上一篇:技术哲学与技术创新机制
下一篇:哲学工作坊在经典研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