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骨碱性磷酸酶在新生儿佝偻病早期诊断
期刊目录网营养学论文发表2014-04-29 17:26关注(1)
【摘要】:对BALP>200U/L者通过补充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我们观察50例其中有96.5%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可明显降低新生儿佝偻病的发病率。通过研究认为测定孕妇血中BALP有助于分析孕妇骨代谢状况,如在孕期BALP活性增高,则提示可能为钙营养不良,骨代谢障碍,如能及时采取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等措施,即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也有利于预防产后骨质疏松,这对妇幼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骨碱性磷酸酶,佝偻病,新生儿,相关因素
目的 通过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了解本地新生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与母亲妊娠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 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对307例新生儿进行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采用多元线性及逐步回归法分析新生儿BALP活性水平与母亲妊娠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受检307例,BALP≤200u/L214例,200~250u/L41例,250~300u/L52例,异常检出率为30.29%。 结论 经临床诊断佝偻病证实,BALP检测法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和指标,可筛出半数以上的早期无症状佝偻病,具有良好的早期诊断价值,提示临床先天性佝偻病发病率高,预防应从围产期开始,及时检测BALP水平,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夏季时间长,日照时间充足,近几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阻碍着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使我市佝偻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着小儿的正常发育。为了解我市新生儿佝偻病的发病状况,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其发病率,我们对产科分娩的307例新生儿进行了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4月~2003年3月对在我院产科出生的6天以内307例新生儿进行BALP测定。产妇来自佛山市各个区(禅城、南海、高明和顺德),年龄23~30岁,职业多为干部、工人、教师、个体户和近效农民。测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307例新生儿中男164例,女143例,胎龄37周19例,37~40周245例,40周43例;剖宫产68例,其余为顺产;体重多数在2500~4000g,低体重儿23例,前囟2.5cm4例,颅缝>0.5cm5例。母孕期每天日晒<2h者87例(因工作环境所限),伴有下肢麻木、抽搐者143例,孕期偏食、不喜富含维生素D食物,如牛奶、鸡蛋、肉或猪肝等139例,孕期未补钙者167例,未补维生素D183例,孕母伴有贫血者126例。
1.2 检测方法 对307例新生儿由专人取足跟血30μl,采用安徽高山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BALP试剂盒,用全血干化学BALP免疫浓缩法进行测定,试验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规程进行。正常参考值为≤200u/L,200~250u/L为可疑先天性佝偻病,250~300u/L为临床先天性佝偻病。
随机抽取50例新生儿股静脉血,用日立7060型全血自动生化分析仪进一步测血钙、磷、AKP,正常参考值:钙2.2~2.7mmol/L,磷1.0~1.8mmol/L,AKP0.56~1.9mmol/L。
询问307例新生儿的母亲妊娠期,尤其是最后3个月维生素D钙剂用药情况,饮食、职业、户外活动、有无贫血和下肢麻木抽搐等情况;观察新生儿有无易惊、睡眠不安、多汗等症状;有无颅骨软化,前囟过大,颅缝过宽等特征,以及是否有早产、低体重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及逐步回归法分析新生儿BALP活性水平与母亲妊娠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取50例BALP200u/L者肌注维生素D 3 15万U,每月1次,共给2次,同时口服钙剂,2个月后复查BALP是否降至正常。
2 结果
307例新生儿中BALP≤200u/L214例,200~250u/L41例,250~300u/L52例,异常检出率为30.29%。BALP活性增高程度与新生儿早产、易惊、睡眠不安、多汗、颅骨软化有明显相关性;与前卤大小、颅缝宽度无相关性。见表1。
表1 血BALP活性与新生儿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略
BALP活性增高与妊娠因素如饮食单调、未服用维生素D制剂和贫血明显相关;与日晒少,下肢抽搐、未补充钙剂相关性不明显,见表2。
表2 血BALP活性与孕妇相关因素分析 略
BALP活性与血清钙、磷酸水平有相关性;与血清AK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见表3。
表3 血BALP正常组与异常组钙、磷、AKP比较 (略)
3 讨论
骨碱性磷酸酶检查是先天性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的关键。传统的血液生化、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诊断佝偻病不易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新生儿,往往因为抽静脉血困难、X线检查又有一定损伤,故不易被家长及患儿所接受,影响了先天性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加之新生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本研究采用微量血测定新生儿BALP活性诊断先天性佝偻病,具有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成本低等优点,而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已被临床证实有较强的早期诊断价值 [1] 。在我国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条件所限的情况下更为适用。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2] 。研究发现早产儿BALP异常率为46.5%,明显高于足月儿的BALP异常率为28.5%,这与早产儿维生素D及钙储备不足有关 [3] ,有报道早产儿骨矿物质量及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所以对早产儿应及时检测BALP活性,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加义,文庆成.小儿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的研制.中华实用儿科杂志,1995,10(1):53,54.
2 邹时朴,李维君.骨碱性磷酸酶在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中的评价. 江西医学报,2003,43(1):74.
3 王如文.中国儿童钙铁缺乏的现状及防治途径.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5,3(2):113,115.
探析骨碱性磷酸酶在新生儿佝偻病早期诊断相关论文:
上一篇:探析体外循环对术后早期肾功能影响因素
下一篇:探析剖析早期脑卒营养治疗护理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影响因子多少核心期刊
-
《实用老年医学》编辑部邮箱核心期刊
-
药物与人核心期刊
-
动物医学进展兽医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承德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论文核心期刊
-
《医学争鸣》期刊发表核心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医学期刊启事核心期刊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医学期刊核心期刊
-
《海南医学》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核心期刊
-
齐鲁医学杂志适合哪些人群发表论文核心期刊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 《实用老年医学》编辑部邮箱
- 《医学争鸣》期刊发表
- 齐鲁医学杂志适合哪些人群发表论文
- 《中医药管理杂志》浙江二级医学期刊
- 《中华全科医学》医学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江西医药》省级期刊医药论文发表
- 《中外医疗》国家级医学期刊杂志发表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湖南中医杂志省级医学论文
- 《广东医学》核心期刊医学论文发表
- 刊号是issn还是cn
- 博士论文发表的期刊有哪些
- 生物技术顶级期刊目录
- 期刊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越难发表吗
- 刊号后面的字母什么意思
- 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有哪些
- 补刊是什么意思
- 工程科技是什么级别
- 名师在线是核心期刊吗
- 建设科技是核心期刊吗
- 公路工程师职称晋升的条件
- 电气工程系列评职对专利的要求有哪些
- 破格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
- 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条件有哪些
- 广东高级畜牧兽医师职称申报材料
- 申请国际书号多少钱
- 畜牧兽医职称有哪些
- 教师申报副教授需要什么条件
- 广东省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有哪些
- 正高级实验师相当于教授吗
- 论文撤稿对作者的影响有哪些
- 注意收藏!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题目合集
- 论文转投的原因有哪些
- 博士发SCI对几区有要求吗
- decision in process一般多久
- 审稿时间越长退稿可能性越大
- 论文终审被退稿的几率大吗
- 什么是教改论文?
- 论文第三作者可以写几个人
- 医学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
- 中学物理课题题目参考有哪些
- 核心论文的第二作者有用吗
- 高中英语课题题目推荐
- 学术论文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哪些
- 论文一级标题是什么
- 文章主动撤稿有什么后果
- 英文综述的查重率控制在多少为宜
- 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以及字号
- 论文盲审阶段被拒稿是什么原因
- sci论文的格式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