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全科医学为主体的护理服务平台构建

分类:医学校验论文发表 时间:2021-07-15 11:45 关注:(1)

  构建以“全科医学+医共体”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多部门、多学科构建由用户端、护士端、运营端、管理端4个端口组成的信息化平台,组建专业护理团队,致力于为周边居民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方位、优质便利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使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护士满意度提高。“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构建可让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平台的运行提供参考价值。

全科医学为主体的护理服务平台构建

  关键词:全科医学+医共体;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接近总人口的20%。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老年人达1.5亿,占老年人总数的65%,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约4000万人。失能、半失能、高龄、慢性病、空巢老人增多,使得很多带病生存的老年人对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激增[1]。目前,护理人员供不应求,“有养无医”现象在家庭、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中比比皆是,加上老年专科医院少而小,尚未形成系统,对长期的护理服务需求爱莫能助[2],患病老年人无法及时享受医疗服务,因此“互联网+护理服务”应时而生。2019年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我院作为佛山市22家,广东省140家首批试点医院之一,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全面借助信息化建设,构建以“全科医学+医共体”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实现出院到家庭、线上到线下护理服务无缝对接,进而提高护理“三效”,即效果、效益和效用。

  一、平台设计

  1.平台团队设计:由多部门、多学科组建专研小组,包括院长1名、副院长1名、护理部主任1名、三甲办主任1名、医务科科长1名、信息工程师1名、运营管理科科长1名、护士长10名、护理部秘书1名及某信息技术公司研发小组。院长和副院长解决项目推进中关键和重点问题;护理部主任、三甲办主任和医务科科长负责规划统筹、资源调配工作;运营管理科编写运营方案;护士长基于专科需求对实施流程进行实践,总结平台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负责从业护士培训;工程师及技术公司研发小组负责平台构建与试运行;护理部秘书负责收集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工程师、技术公司研发小组沟通,不断优化操作流程。

  2.平台架构设计:通过抽象、模块化,从架构设计上实现平台可复用及灵活性。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开发环境,完全不依附硬件与操作系统,着重于开发构成应用程序“业务对象”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利用这些组件顺利地建立分布式应用程序。尽可能促使技术架构及其支撑的企业级行业应用具有良好、清晰的层次结构,能够封装变化,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及可复用能力。

  3.平台模块设计:平台主要由用户端、护士端、运营端、管理端4个端口构成。①用户端:患者可通过微信或电话号码注册,用电脑或手机登录。点击进入即可看到热门服务、指定上门服务护士、在线咨询、获取疾病相关健康宣教知识,患者足不出户便可24h获取健康知识[3],实现健康资源共享。此外,患者还可联系客服及意见反馈,督促平台持续改进。②护士端:护士使用工号注册,提交注册申请由运营端进行资质审核,无误后完成注册。护士端可查看本月接单数、本月业绩及好评率;了解订单状态和订单详情,包括服务时间、服务包名称、服务地点、病情描述、护士行程轨迹等。③运营端:具备九大管理功能,包括服务包、护士、排班、订单、评估、评价、健康宣教、人员及一键报警与提醒管理,不仅可定时推送健康宣教资料,还可为护士安全保驾护航。④管理端:主要包括3个大屏的管理,包括管理、运营调度、经济分析大屏的管理,可直观地显示各项指标,对收入、支出、成本、利润进行分析。

  二、平台运行

  1.服务流程:接到患者提交的居家护理申请,系统自动提前发送信息提醒护士,护士准备完毕,点击APP开始出发,系统发送消息通知用户,到达目的地,护士拍门牌照上传系统,对患者护理申请进行二次评估,完成服务后输入护理记录及二次费用,用户在线支付上门服务费,结束订单。

  2.培训考核: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卫健委出台的文件要求护士应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能够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记录及不良执业行为记录,进行注册护士资质审核,对审核通过的从业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理论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护理服务流程、相关工作制度、人文关怀及伦理素养4大板块;技能培训包括基本生活照顾、母婴护理、基础护理、导管/排泄护理及皮肤护理5个方面。培训完毕安排相应的考核,考核合格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书。

  三、讨论

  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管理

  1.平台的意义:①满足健康需求,省时省力省人:利用平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卢明等[4]研究表明,我国仅400万注册护士,传统的护理模式无法解决出院患者的健康需求,“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将医疗机构规范、专业的照护延伸至家庭,保证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其次,平台可实现预约挂号、就诊提醒,缩短患者挂号、候诊、取药排队时间,降低人、财、物及时间管理成本,省时省力[5]。而且,部分患者去医院就诊需家属陪同,舟车劳顿,平台不仅支持在线咨询还可预约护士上门服务,使外界因素对就医造成的影响降低。最后,依托互联网,护士远程监测,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6]。②获得职业认同,拓宽执业空间:从业护士均是经过医院精心选拔、经验丰富的护士,这是对她们能力的认可。部分护士反映可以运用构建的平台使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在疾病管理、健康促进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7],感觉自己作为护理人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有成就感。也有护士认为,平台的构建不仅使护理跳出医院,将执业地点外延至家庭,实现护士多点执业,而且获得的报酬较为可观,缓解了经济压力。③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学科建设:“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整合护士资源,实现区域内护士同质化管理[8],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上门服务前护士基本无法真实获知患者病情,上门后护士需根据病情,使用评判性思维,独立做出护理决策,这不仅有助于增加护士的责任感,更能提高其主动思考的能力,丰富专业内涵。此外,利用“互联网+护理服务”带来的变革,从实际出发,明确优势,凝心聚力,制定护理学科发展方向,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9]。

  2.平台缺陷:构建的平台存在以下缺陷:①个人信息填写内容较多(昵称、头像、手机号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地区、身份证号码等)。②无人脸识别功能,从业护士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未来,将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在个人信息填写栏设置必填项和选填项,减少信息量输入;增设人脸识别功能,确保护士安全。

  四、小结

  构建以“全科医学+医共体”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实现健康服务“公共卫生+护理+全科”的首次融合。使“互联网+护理服务”更好地与社区、家庭、健康医疗机构(如养老院、敬老院等)形成体系,延伸到所有院外需要健康医疗服务的环节。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社会认同度;拓宽护士执业空间,使护士获得职业感和成就感;提升护理质量和专业内涵,促进学科稳步、快速发展。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且无医保报销政策,无法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便利服务,希望政府能出台政策保障,将“互联网+护理服务”收费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其次,大部分老年人对智能手机使用存在困难,建议设置一键速拨功能,老年人若有服务需求,按速拨键即可成功提交申请。未来研究应探索如何加强平台从业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使患者更切实体验到“三专”,即专业、专科、专注的照护。

  作者:兰柳英 张颖兰 谢日华 刘靖萍 郭丽兴 李曼曼 胡文星 李迪飞 李伟健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