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医学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

分类:医学校验论文发表 时间:2021-10-13 10:12 关注:(1)

  针对当前医学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较为薄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美育教育水平的建议措施。首先,总结了当前高职院校中美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了美育教育薄弱的形成原因;最后,针对医学类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美育教学建设措施,探索了在医学类高职院校进行美育教育的途径。

医学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

  关键词:美育;育人观念;职业认同;评价指标

  教育部在2019年4月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保障[1]。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开始将美育教育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力手段[2-3]。正因为美育教育在思想培养方面,具有传统教育所不能及的优势,美育教育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中的美育教育普遍较为匮乏[4]。在传统教育观念中,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定向地培养社会型职业化的人才,培养学员的职业技能成为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美育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教育的质量没有公认的评判标准,成效不易评判。大多医学类等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或美育课程,学生社团也鲜有组织包含美育思想的学生活动,美育教育的水平较专业技能教育的水平明显偏低。本文在深入调查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教师考评等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医学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条建议措施,探索了在医学类高职院校进行美育教育的途径。

  一、医学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现状

  (一)美育类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存在欠缺

  首先,医学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往往缺乏对美育相关课程的统筹规划。以东南地区某医学类高职院校为例,在数量上,美育类课程数量不足,该校仅开设了影视鉴赏等少量的选修课程,考虑到选修课的人数限制和排课时间冲突等原因,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接触到该类课程;在类型上,美育课程涉及的类型较少,仅包含影视、音乐等少数类型,不能满足学生对当前时代新兴艺术鉴赏能力的需求。另外,在教学内容上,美育课程内容一般以传统的文学、电影等大众艺术的鉴赏为主。美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没有和医学类高校的专业方向相结合,没有和高职院校实际的学生特点相契合,缺乏引导学生主动向高尚的医风医德靠拢的教学环节。课程内容缺乏一定的深度,无法让学生在内心中形成共鸣,不能达到在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弘扬崇高医风医德、树立医学职业使命感与自豪感的作用。

  (二)美育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医学类高职院校在美育教育师资力量方面也存在明显欠缺。自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快速增加,但受限于教师编制制度和高职院校对人才竞争力偏弱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总体存在欠缺。院校往往把绝大部分的优势资源都投入自身优势的专业技术领域中,而对美育教育的师资投入极少。美育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在教学工作中无法组建出专业的美育教学团队,无法持续的提供高质量的美育教学。

  (三)美育教育相关的学生活动缺乏引导

  在学生活动方面,虽然部分社团活动或节日演出涉及艺术兴趣培养的内容,但这些活动往往缺乏明确的美育教育思想。仅仅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意思的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由于缺乏美育思想的引导,这类学生活动往往浮于表面,活动与医学类专业的关联性也较浅,不能达到让学生具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操的目的。

  (四)美育教育未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高质量的美育教育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耳听目染和日积月累的无形熏陶。而当前高职院校中进行的美育教育往往只集中在几门具体的选修课程上,这类美育选修课程和学生的专业课程可谓泾渭分明,和学生日常的生活也交集甚少。这导致美育类课程本身形成了一个知识“孤岛”,没有和学生的生活形成联结,也没有对专业学习提供助力。如果学生不能意识到这类美育课程的具体价值,自然会缺乏学习的动力。当前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学中,往往缺乏日常生活中“无形”的美育“第二课堂”,因此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美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作用。

  二、美育教育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职校培养思路过于偏重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是针对特定行业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专业技能越强,往往就能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待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好,往往就有越多的学子慕名而来,学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也能水涨船高,这也为学校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往往都极其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然而,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就导致高职院校在办学中无形的削弱了对学生美育教育的关注,对外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美育课程的数量较少或质量不高、美育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二)对美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社会大众、甚至部分高校教师对美育教育的概念及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这也是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薄弱的原因之一。“美育”这一概念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将西方哲学家康德、席勒的思想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5]。狭义的美育是指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的艺术作品培养人认识美的能力。广义的美育不仅包括艺术美,也包括生态文明美、社会和谐美等等形式对人的熏陶和启迪。“美育”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一方面,道德观念需要通过美育超越功利,道德教育也必须通过美育带来的感情活动的熏陶才能实现;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与美育相结合,才能实现人性的自由发展[6]。对高校青年学生而言,美育教育也是其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目前大众普遍对美育教育存在误区,认为美育仅仅是对艺术的认识与赏析,没有认识到美育对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对美育重视不足,学生组织的活动也缺乏明确的美育思想。

  三、提高美育教育水平的建议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

  首先,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培养的主体,应肩负起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一方面要对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精神和长远的眼光;另一方面,要避免过于偏重专业技能的倾向,平衡专业技能教育和美育、德育等思想教育的天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美育师资队伍以构建美育教学体系

  在具备正确育人观念的基础上,学校的办学理念最终还是需要师资力量来实施,构建一支专业的美育教学队伍才是高职院校落实美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院校需要培养或引进一个具有美育专业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若干个美育专业人才,作为团队发展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院校还可以盘活现有的师资力量,让其中具有美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参与进团队。最终使美育教学的师资力量类型恰当、配比合理,团队中既有能带头推动美育教学质量进步、美育科研水平提升的力量,又有熟悉院校专业门类,能把美育教育与专业相结合,并推广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的人才。另外,院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优秀美育教学案例的评比与竞赛,鼓励各教研室定期组织以美育为主题的教研室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美育的思想和方法传播到广大的任课教师中去。

  (三)结合医学工作的职业认同与职业道德建设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还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美育教学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应对医学专业特色有所侧重。例如,在影视鉴赏课程中可以重点赏析既有电影艺术水平,又能够培养医学学员的职业成就感、提升职业认同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赏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先进榜样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把职业当成自己一身的事业,激发学生投入医学事业的热情。因此,应该积极发挥美育教育的引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崇尚高尚的医德医风,学习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四)可通过美育教育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在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将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中,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7]。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也纷纷开始组织教师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鼓励教师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到课堂当中,而美育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例如,教师在《临床医学导论》中设计课程思政内容时,希望向学生宣扬“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就可以通过赞扬“行为美”的方式来进行。“行为美”的故事可以宣传大爱无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政精神。借助美育在价值观塑造中润物无声的特点,通过宣扬美的人物、称赞美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杆,将思政内涵生动而自然地传播给学生。另外,在各门课程通过美育来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也会将美育中欣赏美、热爱美的内涵传递给学生,间接又推动了美育教育水平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五)丰富教学形式并鼓励学生参与美育建设

  相较于“有形”的职业技能课程而言,职业情感认同和价值观上的“无形”教育更需要生活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滋养与提升。第一,在美育课程中,应注重基础的美学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建立。主动培养学生文学、音乐、美术、戏剧方面的素养,可以通过人文艺术讲座、艺术沙龙、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文艺展览等形式让学生理解美的知识和内涵;第二,在学生兴趣活动中,应积极增加美育内容。美育应以兴趣为向导,让学生们从参与中获得美的认知。院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文艺表演、文艺比赛、学生艺术节等活动,在活动的乐趣中享受美,丰富美的感悟。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在行动上向“美”靠拢。例如,鼓励学生在医疗单位实习时,通过言行举止所展现的一种医学职业形象之美。一切美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塑造生活美提供基础,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美育的“第二课堂”。“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也是一种文化为核心的“大美育”[8]。

  (六)将美育教育和宣传工作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中往往都包含有在学校网站和公众号上发布最近新闻的工作事项。院校可以在这类宣传平台中有意识地加入美育的成分。例如,可以挖掘已毕业的学生在岗位中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事迹,从心灵美的角度进行赞美;也可以从本校师生中寻找遵守公德、爱护环境的事迹,从行为美的角度进行表扬。在宣传工作中,通过有感染力的、能够引导学生价值观念导向的优秀文章,在无形中对在校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七)建立美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奖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体系与奖励机制是保证美育教学能够长期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在保证了足够的美育课程及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还应该通过评价制度来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美育的工作中去。在评价体系上,应有意识地在教师的考核中增加和美育教学相关的项目;在评优评先上,也应对表现突出的美育教学工作者予以表彰。另外,在学生推优工作中,也应把美育相关的学习、实践经历纳入考核的范畴。

  四、结语

  美育教育是学生健全审美观念、陶冶道德情操、均衡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医学类职业院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应该具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精神,通过美育教育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医风医德,切实改变院校美育教育的薄弱现状,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医学工作者。

  作者:方银洁 张天文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