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咨询发表支持服务,期刊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制冷学报是SCI期刊吗|| 高压电器是sci期刊吗|| 考试与评价是一本什么级别的刊物||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中运用

期刊目录网微电子论文发表2022-06-06 09:36关注(1)

  云南省迪庆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的藏族音乐文化十分丰富,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既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也点缀了我国音乐文化的花园,为做好迪庆州民族音乐创作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实际,就民族音乐制作与现代电子音乐技术运用问题做具体分析。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中运用

  一、民族音乐与电子音乐简述

  民族音乐是来自于民间,流传于社会,表现民族、民风、民俗以及劳动等的歌曲或乐曲。民族音乐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形式相对固定的乐曲或歌曲,如宫廷乐曲。一种是形式比较灵活的歌曲,这类歌曲主要传唱于民间,劳动人民一代代口口相传从未间断。民间传唱的歌曲主要用于祭祀活动或是民间的婚丧嫁娶活动。电子音乐也叫作电子乐、电音。电子音乐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狭义的电子音乐指的是运用电子技术制造的音乐,而广义的电子音乐是指基于电子声乐、现代录音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的现代电子音乐,广义上的电子音乐具有学术性特征。

  二、云南省迪庆州民族音乐特点分析

  民族音乐产生于自然与人文环境。云南省迪庆州民族音乐非常具有特色,因云南省迪庆州自然环境复杂、人文环境特殊,因此产生的音乐文化也别具一格、独具特色。藏民主要以牧业为主,部分河谷地区的藏民从事农业,或者是二者兼有之,因而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就成为他们重要的交流方式。藏区佛教文化盛行,因此藏族音乐文化也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藏族这个民族古老且神秘,它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藏族的民歌丰富有趣,或是记录生活,或是表达情感,或是歌颂精神,或是铭记历史,每一种内容的民歌都在迪庆州繁荣发展,代代流传。在古代的西藏,音乐的传播与传承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口传心授、一种是用谱子记录。古代的西藏音乐制作技术传统落后,没有现在的录音技术以及电子制作技术,人们主要是以心谱曲,用笔记录,以口传唱。《西藏传统音乐集萃》中详细记录了藏族音乐,其记录了3首民歌、22首热巴谐以及18首果谐、10首堆巴谐、34首堆谐与17首囊玛。这些乐曲、歌曲都由民间艺人创作、演唱并且传承下来。藏族的民间歌舞类型比较丰富,有康巴舞、锅庄舞、弦子舞以及热巴舞、卡尔、谐钦、囊玛等。丰富的歌舞既来源于生活又点缀了藏民的生活,这些内容丰富广泛、曲调和谐优美的歌曲寄托着藏民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藏民对自然与生活的赞美与热爱。

  三、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中的运用

  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项应用就是处理音频,即对录制的人声与编配的旋律进行技术加工。音频处理包含两个技术层面,分别是录音与混音。详细分析如下:

  (一)录音技术

  所谓录音,指的是将声音机械记录下来或将声音转为模拟讯号的这一个过程,通俗来讲就是在录音棚中将乐曲与人声采样录制下来。进行人声录制时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现代录音技术主要是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数字录音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声音录制、合成、配音等多项功能。在应用这一数字录音技术录制歌曲时,要将对人声的录制作为主要内容。录制人声时,需合理控制歌手与话筒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要对歌手的声音特点、歌唱能力等进行分析与把握,根据歌手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运用技术对录音进行修正。此外为获得理想的录音效果,录音过程中录音师要与歌手进行交流,根据自己对录音过程、录音技术以及录音标准等的了解给予歌手适当地引导。最后是录音师必须做好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在录音过程中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规范自身操作,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从而保证录音质量。

  (二)混音技术

  录音结束后,就运用电子音乐制作技术中的混音技术对录音进行处理,让录音更具有艺术效果。混音技术能将多种来源的声音整合到一个立体音轨或单音音轨中。运用混音技术对录音进行处理时,混音师将根据歌曲的风格以及预期的录制效果将每一个原始信号的音质、动态、频率以及声场、残响、定位等进行单独调整,让各音轨达到最佳化,然后再将处理过的内容叠加到最终的成品上。通过混音技术处理过的作品,层次感、立体感会更加明显,艺术效果也会更加理想,能够让一般听众享受到更加美好的音乐艺术。运用混音技术处理作品时要掌握以下技术要点:首先是做好过滤工作。因为歌曲制作过程中使用的乐器都是事先编配好的软音源,所以混音师不需要对作品的频率做过多处理,混音师只需要考虑到,一些音源在经过处理后可能会与原来的味道相差较大,因此需要将某些不需要的频率及时滤除,以保证最终的效果能够理想。除了做好过滤外,还需要做好压缩处理。在乐器和人声的动态上为了提高饱满度,部分乐器和人声需要使用压缩效果器进行压缩处理。另外在对软音源进行处理时还要合理使用混响技术,利用混响技术增添混响效果,让乐曲以及人声的空间感、立体感更加明显。在对音频进行处理时也需要做好母带处理。技术人员需根据预期的目标,从整体出发调整作品的空间、动态以及音量等,让各项都趋于标准化,让音源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

  四、音色仿真与人性化处理

  在制作民族音乐时,音色仿真与人性化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进行民族音乐时,制作人要保证制成的乐曲在播放时候的效果与真实乐器演奏效果并无多大差异。电脑音乐的音色是通过真实采用或者是模拟得来,电声味道比较浓厚,乐器声也比较机械,缺乏逼真效果。在进行民族音乐制作时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注意,并能科学地运用音色仿真技术与人性化处理技术对作品进行处理,让乐曲的音乐表现更有人性化。制作人员可运用cubase5中的midi控制器对音色进行微调,让人声、乐器声等尽可能逼真,接近真实演奏效果。

  五、电子音乐制作技术运用于民族音乐制作中的思考

  现如今,运用电子技术、电脑设备制作音乐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子音乐制作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风格的音乐制作中,并且在推动音乐发展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同样为民族音乐的制作及传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电子音乐制作技术让民族音乐制作效率大大提高,也让民族音乐的受众更加广泛。但在看到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给民族音乐带来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应意识到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带给民族音乐的一些负面影响。调查发现,当前一些人员错误地理解以及运用了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在将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应用于民族音乐制作时开始只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只追求流量与经济利益而抛弃民族音乐本应展现的精神与情怀。音乐创作出现“趋同”现象。从20世纪60年代起,藏族音乐就已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迪庆州的民族音乐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当地传唱的歌曲不仅曲调优美,而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极具艺术价值。但近几年,民族音乐创作的“趋同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藏族音乐也开始“流行化”。在藏族音乐“流行化”的背后,我们看到优秀的民族音乐越来越少,听众听到的许多音乐都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的创作,没有针对性、没有风格与精神,市场上的抄袭品、仿制品越来越多,许多音乐作品千篇一律。通过深度地调查与研究可知,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与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一定关系,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带来的便利使人在音乐创作上走起了捷径,抛弃了工匠精神,从而使民族音乐也失去了它本应有的价值。部分歌手也受技术以及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了错误认知,走进了误区。根据以往经验得知,许多歌手虽对音乐有兴趣、有热爱,但是唱歌水平比较有限。这类歌手认识不到自己的短板或者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而只想着通过混音、音频处理等技术制作马马虎虎的音乐并出唱片、出专辑。在需求的推动下,一些公司开始研发以及推广一些“修音神器”。如Melo-dyne(Celemony公司就推出了一款非常强大的音高修正以及节拍修正软件),在这款软件的帮助下,走音、音低都已不是问题。通过种种现象可以看出,对于某些歌手来说,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并非是他们提高作品质量的工具,而是成为他们赚钱、欺骗观众的工具。由此可见,对于电子音乐制作技术,一定要抱着一种好的态度去做正向的运用,要将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为民族音乐的制作、推广以及传播提供便利。

  六、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已在民族歌曲的制作与传播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音乐制作技术与民族音乐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民族音乐带来了更多机会,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为此有关人员应抱着辩证的态度看待与运用电子音乐制作技术,让电子音乐制作技术更好地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服务。民

  作者:陆辉

  来源于《民族音乐》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中运用相关论文:

线上线下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
AE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应用
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物联网电子取证技术
网络互联网电视平台建设

上一篇:嵌入式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课教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