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大类招生背景设计人文教育理论

分类:特殊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21-01-22 10:13 关注:(1)

  在全国高校大类招生改革的背景下,设计学各专业掀起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浪潮,其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是设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通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需要其构建相应的设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该文从多角度分析与构建设计学人文教育的理论体系雏形,以期使人文思想的价值观和教育性深入人们的社会设计生产实践。

大类招生背景设计人文教育理论

  关键词:大类招生;设计人文;设计教育

  大类招生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让学生在低年级时接受通识教育之后,再进行专业划分并学习相应的专业课程。此种模式打破了高校培养人才的专业界限、行业界限和学科界限,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1]。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可以通过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精通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高校大类招生发展改革使设计学专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设计学专业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如何构建设计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旨在使设计学专业课程设置能与时俱进,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学人才作铺垫。

  一、现代设计人文教育

  1.现代设计发展简述

  现代设计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工业革命的爆发为背景,以德国魏玛市“公立包豪斯学校”的成立为标志。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4月,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从事现代设计艺术学教育的专业机构,它的出现标志着欧洲乃至世界现代设计学的诞生[3]。“中国是从洋务运动开始开启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历史,而其发展的萌芽起于民国时期创立的工艺美术教育。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处于探索着缓慢发展的阶段,而从改革开放为起点,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4]20世纪90年代,现代设计教育开始在国内高校普及,在总体教育模式上借用西方尤其是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首次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更名为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二级学科,其专业方向包括环境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艺术学一级学科的建立标志着艺术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应的,设计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现代设计人文教育现状

  设计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国内高校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以史论与方法论居多,相对缺少引导设计学世界观与价值观方向的理论研究,具体包括伦理学、美学、哲学以及这些领域与中国本土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因为国内现代设计教育在总体教育模式上一直借用西方,虽然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却一直没有形成与中国本土相结合的模式,从设计人才培养情况来看,设计教育存在许多状况有特改善。”[5]设计学的专业方向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它的实用性特点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现代设计教育不仅应侧重于设计产品的内容与表达,而且应在设计的人文思想理论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代设计教育要想与我国的本土教育模式相结合,就要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在伦理学、美学、哲学方面的理论体系。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在这些领域已经有所建树,在设计美学领域已经有针对中国美学方面的史论与方法论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国内设计学教育整体上还比较缺少设计伦理与设计美学的相关内容,在人文理论体系建构上与设计实践和社会要求不相符。因此,构建起完善的设计人文教育体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本土的教育模式,整合设计伦理学、设计美学、设计哲学的理论研究内容,是国内现阶段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现代设计人文理论构建

  现代设计人文教育是提升设计人文素养的关键,设计人文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对设计学学科内容的把握与对“真、善、美”哲学问题的探索与实践,具体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设计理念表达

  设计理念表达是设计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递着设计师的设计出发点与整体设计思维。这部分内容通常以文字表述的方式存在。除了文字,设计理念也可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加以表达,以图画代替文字的思维方式表述作品的创作思想,使设计说明更加形象。设计说明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表达,其目的都是表现设计理念的内容。学生的设计理念可源于历史、科学、艺术、哲学与生活等领域,展示着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设计理念的表达是设计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展示了设计师的思想和设计作品的过程。

  2.设计伦理学

  设计伦理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其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出设计服务的三个方面问题:第一,设计应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只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第二,设计不仅为健康人服务,而且要为残障人士服务;第三,设计应为保护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服务。设计界将巴巴纳克视为最早提出设计伦理观念的学者,他为设计伦理学指明了基本的研究方向。之后,有关设计伦理的问题也逐渐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设计伦理学至今未走进高校的设计教育中。“据调查,我国除了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开设了设计伦理课程外,其他国内各层次的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设计伦理方面的课程。”[6]现代设计作品的应用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伦理学的提出与发展对设计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设计伦理学应该作为设计人文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内容,走进国内高校的课堂。

  3.设计美学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美学作为一个特殊部门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确立起来。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这个术语,并把美学视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7]美学与艺术学和伦理学的关系紧密,因为“美”作为艺术作品的体现和追求,是艺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而“美”亦是伦理道德的一个标准体现。因此,美学与艺术学、伦理学有相通之处,但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学科边界与研究重点。具体来说,艺术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美学在某种层面上可以反映出艺术的本质与创作内容,但难以全面反映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创作规律。因此,人们不能将美学等同于艺术的哲学,有关能独立于美学的艺术哲学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而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一级学科分支,对于设计美学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设计美学可以丰富美学的内容,人们可以将现代设计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同样,设计美学也可独立于美学,作为人们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内容。国内已有学者将设计美学作为研究方向,但在总体上还未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4.设计哲学

  上文提到,艺术哲学有独立于美学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设计哲学的研究可以丰富设计学与艺术哲学的理论内容,也能给予设计学总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指导。目前设计学的理论内容与艺术学类似,主要包括艺术概论与设计概论、艺术类史论与设计类史论。虽然国内有关设计史论的相关研究相较于艺术史论还不太完善,但在设计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初见端倪,有的高校已将设计哲学作为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研究方向。这里的“设计”更偏重于工学属性,如果将建筑工程类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则会在设计学艺术属性上的研究有所欠缺,因此,设计哲学理应属于艺术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现代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为了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产品服务,设计哲学应该处理好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及设计产品之间的关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为基础,使作品的创作动机与社会大众中产生的实践效果相统一,社会实践及其效果也是检验设计主观愿望的标准。因此,设计作品的社会效益会不断检验与完善设计哲学的理论内容。现代设计人文教育的理论构建有利于提高设计学专业的人文素养,其对社会大众的价值与意义在于设计作品的教育性与传播力,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体现真善美的艺术内涵。结语在全国高校大类招生改革的背景下,设计学专业需要构建起现代设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符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丰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现代设计作品由图像性的设计表达与文字性的设计思想构成,其中,设计思想是设计作品的灵魂,是作品中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但是目前现代设计人文教育还缺少完整的理论体系构建。设计人文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人们对设计学本质的把握,以及对真善美哲学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具体可以结合中国本土教育模式,从设计伦理学、设计美学、设计哲学的内容展开,并深入设计学的具体细分专业、设计作品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勇,周岩.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19(6):17-19,57.

  [2]高小龙,刘铁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下教学运行管理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6-7,12.

  [3]刘勇,原磊.“包豪斯”现代设计艺术学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7):56-57.

  [4]项丹蕾.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8.

  [5][6]田辉玉,吴秋凤,管锦绣.中国现代设计伦理失范及成因探析[J].理论月刊,2010(12):140-142.

  [7]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

  作者:刘文君 宋静 吴润松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