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对脑血管的价值

分类:康复医学论文发表 时间:2019-05-29 18:20 关注:(1)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对脑血管的价值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对脑血管的价值

  【关键词】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脑梗死、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多是由于脑血流动力学障碍或机体脑血管壁出现病变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果诊断不及时,或漏诊、误诊,易加剧患者脑组织缺氧缺血症状,最终造成一系列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1-2]。因此,及早、准确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类型和病情,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临床上多采取三维彩超成像技术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等检测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分析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经CT、MRI、DSA检查确诊;有完善的人口学资料;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外伤感染等影响脑血管检查者。其中,男46例,女41例;年龄42~73岁,平均(64.18±3.24)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5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17例,进展性卒中22例,腔隙性梗死23例。1.2方法患者均采取同期DSA和三维颈动脉超声检查。三维超声成像:本组使用的仪器为实时三维彩超诊断设备(美国GE公司,型号VolusonE6)。患者取平卧位,将头扭向检查仪器的另一侧,使颈部暴露于操作者视野内,操作人员在超声引导下明确分叉处和病变处,将探头放置在特定机械手柄上,驱动电动马达,带动探头匀速平行扫描。注意入选者应保持静止,切勿作吞咽、扭头等动作,探头移动平稳,检测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管腔和管壁结构等情况。扫描范围包括颈总动脉分叉处远段及近段各3cm,共扫描6cm左右,将扫描后的数据成像,直至清晰显示每一处检测部位,完成扫描后,返回起点。之后对获得的每个二维图像,实现空间定位,存储于三维软件工作站,确保管腔及管壁成像效果良好,血管横截面清晰,图像满意后存储。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种方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的检测情况。(2)比较两种方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血管搏动指数、舒张末期最低流速、阻力指数、收缩期流速峰值和平均流速。(3)比较两种方式的颈动脉斑块、狭窄检出情况。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包括纤维斑块、钙化斑块、脂质斑块、复合斑块和总检出率;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参照2003年北美放射学年会超声会议通过的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统一检测标准,若同一血管内存在多处狭窄,计算时仅考虑狭窄最严重的部位。狭窄程度分为4级:轻度狭窄:狭窄率<50%;中度狭窄:狭窄率50%~69%;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100%为完全闭塞。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方式颈动脉内膜厚度与颈动脉内径检测情况的比较两种检测方式所得的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和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种检测方式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情况的比较两种方式检测的舒张末期最低流速、阻力指数、收缩期流速峰值、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种方式斑块检出情况与狭窄检出情况的比较两种方式的总狭窄检出率及DSA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颅内外动脉狭窄,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4-5]。及早、准确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利于及早治疗,改善预后,是目前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步骤之一。既往临床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一般以DSA为“金标准”,DSA是一类介入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是因为X线难以穿透显影剂,而DSA正是利用这一光学特性,通过显影剂在X线下呈现的影像诊断患者血管状态,准确率较高[6]。但缺点是有一定创伤性,尤其是对于凝血机制存在缺陷或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的老年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局限性[7-9]。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初期,人体颈动脉内组织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会发生明显变化,而超声检查凭借其独有的声学特征,可以较早确定病变位置,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依据之一。三维颈动脉超声影像技术用于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可较为清晰的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大小、范围、位置、管腔狭窄率、形态等效果,对颈动脉硬化程度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既往已有多份研究报道证实三维实时颈动脉彩超影像技术在确定机体多种疾病方面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10-11]。我国也有学者对人体颈动脉血流情况实施三维重建的诊断方案,其在客观描述颈动脉狭窄情况、明确斑块表面情况和狭窄管腔走向方面有良好效果,同时可量化斑块体积改变状况,为斑块的治疗和发生发展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支持[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式斑块检出情况与狭窄检出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SA技术相比,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无放射性、无创伤性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三维超声检查利用独有的分层计算技术,将所采集血管分成25幅横断图像,在分层重建的基础上用描记法计算每幅图像的斑块面积狭窄率,使呈现的图像更为直观,可显示较大范围的病变区域,在诊断动脉管壁厚度、管腔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类型、动脉内径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不过与DSA技术相比,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同样有其缺点,例如三维超声尽管能对斑块大小加以测定,但难以提供动脉斑块空间改变的证据,也无法对斑块进行立体定向分布。综上所述,与DSA相比,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其动脉管壁厚度、管腔狭窄程度、斑块类型及动脉狭窄检出率较高,图像更清晰,操作更为方便,且具有无创性。

  作者:赵航一 单位:鞍山市中心医院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