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步骤有哪些
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教师的晋升、职称评审都是有课题研究要求的,但是有一些教师对课题研究不够了解,导致虽然完成了课题研究,但是并没有让课题研究发挥应有的效用,工作和实践中并没有什么收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流程和环节并不十分清楚,或者把握不到位,课题研究一定要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才能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那么课题研究的步骤有哪些呢?
第一 发现问题
研究者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实际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概念的讲解方法,学困生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的选择与布置等等。在教育教学中出现失败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是什么问题造成的。要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
第二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是你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法是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行小课题研究,教师一定要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想当然,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最关键的一步。借鉴别人经验的方法很多,读相关专业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向老教师学习,通过分析与综合,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 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重要过程。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你寻找到的方法可能效果并不好,需要再返回到第二步。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既不要幻想一次成功,也不要因为再一次失败而沮丧。(实践阶段)
第四 把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
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教育叙事,可以写自己在这一过程的心路历程,谈谈体会,还可以写成教育案例,形成典型经验。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
第五 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
教育教学中去
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改进。
课题研究其实是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的,理论扎实了才能将理论融入工作中,课题研究也是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主要方式,乃至是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所以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务必要把握以上环节和步骤。
上一篇:如何申报科研课题?
下一篇:成功研究教育课题要如何才能选择好的课题
相关阅读:
- 2019年课题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 课题预期要取得的成果如何写?
- 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 A类课题和B类课题有什么区别
- 如何写课题研究计划?
- 结题时可以更改参研人顺序吗?
- 教师个人年度小课题如何做好
- 教师如何申请课题
- 山东省晋升高级农艺师的条件?
- 高级会计师课题怎样申请
- 小学语文课题申报书如何写?
- 课题可以一个人主持吗?
- 高中英语小课题的优秀题目汇总
- 小课题结题需要什么材料
- 教育部重点课题属什么级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