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

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时间:2022-02-15 17:25 关注:(1)

       在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型的过程中,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可以通过找准定位、有机融合、模式创新等手段,使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内容的结合呈现多种形式,从而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创新型人才,助力我国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

  关键词:产品设计;课程思政;专业教学

  产品设计的概念随着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出现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德国包豪斯学院奠定了当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而现代主义工业产品设计正是当时该校最早关注的领域。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涉及造型、功能、材料、工艺、消费心理等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作思维与实践能力。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逐渐达成了共识,肯定技法训练和思想认识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积极的价值观和扎实的文化功底是设计师自我提升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前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需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实到每个专业方向,产品设计和制造业、文创产业关系紧密,更加需要充实“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涵,融入思政内容是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也为广大师生确立未来的职业目标指明了方向。

  1融入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

  产品设计是现代经济和市场活动的组成部分,满足消费需求是开发新产品的基本前提。今天的设计不仅关乎产品的外形,也被视为解决功能、创造市场、影响社会、改变行为的手段,这也使得产品设计教育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日益扩大。另一方面,设计教育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各个国家的产品设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即便是在一个国家之内,地处不同区域的院校也可能各有侧重,这恰恰反映出设计活动多样化的特点,其服务对象是市场和社会,二者均会因为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而显示出不同的状况,因此,产品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相关的教育工作同样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二战之后建立的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产品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社会政治三个基础上的应用学科,首次明确了社会政治和专业建设之间的重要关联[1]。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经济文化发展道路,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其根本原因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规律。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同样应该遵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建设思路,面对当今青年学生成长环境深刻变化的时代,高校中却存在“重知识教育、轻道德引导”的情况,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只看利益,不讲奉献,文化虚无主义抬头。放松思想教育的结果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只会培养出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让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是教育的失败。具体到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那么社会责任感就无从谈起,很难树立高远的目标和追求,也不可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进行设计或是亦步亦趋地去模仿国外的流行风格,结果必然是难以获得创意思维方面的突破,未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涉及工业生产、创意产品开发等前沿领域,重视社会实践和市场调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大有可为。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同样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展开,把目标落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上,如此才能塑造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只有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专业人士才有可能推动中国产品设计水平获得质的提升。

  2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形式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为广大高校教师实际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通知”中着重提出要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具体要注重三个方面: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注重课程思政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2]。围绕以上要求,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也应该针对三个方面进行实施。

  2.1找准定位

  高校开展产品设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相关行业提供人才,而高校所处区位条件又决定了其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与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方向相比,产品设计与产业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尤其紧密,论及学生实习、就业或创业的便利性,内陆省市均无法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这是因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制造业高度集中,对设计研发人才需求量大,原料市场、上下游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物流与贸易体系等条件完善,适合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业品开发方面施展拳脚,实际上也的确每年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才前往。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的高校开设产品设计专业就没有价值,关键还是要明确自身的区位优势是什么,打造差异化课程体系服务于地方发展就是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3]。根据地域优势资源在教学中强化某一细分领域的产品开发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比如突出当地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文创设计、运用少数民族或自然风光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针对地方美食或代表性特产的衍生品设计等,均属于对地方经济有助益的项目,也符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可以使课程思政与教学训练自然衔接,并行不悖。

  2.2有机融合

  面对国家提出的新要求,很多从事多年产品设计教学的教师一时间不知如何下手,在初期摸索阶段难免会面临一些困难,最突出的问题是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结合方式生硬、刻意,过分追求形式而影响到教学效果。教育部倡导每一门专业课都包含有一定的思政内容,但并非要求每一堂课都必须强行插入,这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专业课的任务仍然是技能训练和思维培养,只要方法得当,每门课程中只需要在适当的环节加入一小部分关于价值塑造的内容就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容易过于表面化而流于形式,只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有机融合指的是将二者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完全没有突兀感。例如,基础软件课的制图训练单元,有的教师会直接让学生练习用软件制作党徽、党旗,这种对已有标准的复原毫无发挥空间,不仅无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每个学生最终上交的东西都一样,这就意味着完全可以借用别人做好的现成作业上交应付,除非紧盯全程,否则教师对其真实性难以分辨,评分依据也无从掌握。如果年复一年如此机械训练,不仅起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还会降低专业教学质量,更合理的办法是适当扩大题材范围,比如让学生选择所在省份各地的农副产品为创作对象,以打造未来的地方特色产品宣传素材为目标,通过对实物照片等资料的参考、归纳,用软件绘制出全新的原创造型,能够用于实际的印刷生产和媒体投放,具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潜力,虽然是虚拟训练项目,但由于联系了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助农增收的可能性,作业之间有对比交流的价值,因此也会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3模式创新

  产品设计专业课中能与课程思政联系的教学资源和模式不止一种,除了中国红色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五观”、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美德等切入点,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全可以参考业内最新的趋势并用于课程更新。例如,在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今天,随着拼接积木这一核心业务专利权的到期,丹麦的乐高集团原有市场份额不断缩减,因此一直在积极探索创造新的个性IP,并越发重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背后的本土化营销策略,之前该公司长期主推在欧美认知度较高的“星球大战”系列,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适时调整策略,在2020年5月开发出“悟空小侠”系列套装,其设计理念更加贴合国人的文化脉络,名著《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孙悟空的形象给人以天然的亲近感,而其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内涵也被很好地融入了该系列玩具设计,所以一经推向市场便得到了消费者的积极肯定。对类似案例的分析不仅包含专业的产品设计方法,还能启发学生从中学到如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获取创意元素,在重温经典提炼素材的过程中自然地也加深了思想上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4]。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模式多种多样,其中很多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方向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去,而且未来仍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3结语

  产品设计是科技和艺术相结合产物,在工业化生产时代作为一种重要生产力而存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开展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仅有理论依据,同时也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各地高校应该根据办学定位建立特色化的发展模式,在与市场挂钩的实践应用课程中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积极寻求授课模式上的创新,避免同质化和枯燥说教,如此才能紧扣学以致用的目标,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改革之路,从而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1.

  [2]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14.

  [3]夏侠.论新疆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03):97-100.

  [4]张凌浩.产品的语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214.

  作者:夏侠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