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颈夹脊穴为主针刺如何治疗颈源性耳鸣

分类:药学论文发表 时间:2020-03-26 11:04 关注:(1)

  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耳周穴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NPQ)百分比、耳鸣严重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PQ百分比及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NPQ百分比及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疗效明显。

颈夹脊穴为主针刺如何治疗颈源性耳鸣

  【关键词】颈源性耳鸣;颈夹脊穴;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耳鸣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或电刺激时,自觉耳内或颅内有鸣响的声音。耳鸣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一个临床症状,各种耳部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或伴发耳鸣。其中,因颈椎各种病变引起的耳鸣称为颈源性耳鸣,往往与姿势不良及生活压力有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形式的改变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缺乏必要的锻炼,加速了颈椎的退变,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使颈源性耳鸣患者数量呈逐年升高趋势,且趋于年轻化[1]。患者因耳鸣伴颈椎病就诊时,往往把治疗的关注点放在耳鸣上,忽视了对颈椎病的治疗,从而不能取得预期疗效,延误病情。本研究探讨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苏州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颈源性耳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3.33±5.46)岁;平均病程(19.83±10.31)周。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2.47±5.66)岁;平均病程(19.07±9.32)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考《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3]拟定诊断标准:①患者在无外界声源或电刺激时,自觉耳内或颅内有鸣响声,耳鸣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②有颈椎病症状。③耳鸣与颈椎病同时发生,或耳鸣继发于颈椎病之后。④耳鸣严重程度为Ⅰ级以上。⑤颈椎X线、CT、MRI检查显示颈椎有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等。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发病年龄18~45岁。③病程1~48周。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①耳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耳鸣、客观性耳鸣及全聋伴耳鸣。②糖尿病、高血压病或低血压、肿瘤等全身系统疾病导致的耳鸣。③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④身体虚弱、晕针、有精神疾病及不能耐受针刺治疗。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主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辨证取穴:风热侵袭证加大椎、曲池;肝火上扰证加太冲、期门、丘墟;痰火郁结证加丰隆、曲池、大椎;气滞血瘀证加膈俞、血海;肾精亏损证加肾俞、太溪、关元;气血亏虚证加足三里、气海、脾俞。使用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华佗牌0.25mm×40mm一次性针灸针。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腧穴,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后进行针刺。进针的方向、深度、补泻手法参考《经络腧穴学》[4]。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留针过程中加用电针,耳门、听宫一对,听会、翳风一对,连续波3~5Hz,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颈夹脊穴(C2~C6),穴位定位及进针的方向、深度、补泻手法参考《经络腧穴学》[4]。电针选穴及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同对照组。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用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NPQ)评估患者的颈痛情况[5]。量表共包括9个问题,包括疼痛程度、对睡眠的影响、持续时间、对生活及工作的影响等,每题得分依次为0、1、2、3、4分,最后一题无驾驶经历者可不答。NPQ百分比=9题总分/36×100%或8题总分/32×100%,百分比越高则颈痛程度越严重。③治疗前后参考《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6]评价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根据耳鸣出现的环境、持续时间、对睡眠的影响、对工作的影响、对情绪的影响进行评分,根据总分将耳鸣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5级,Ⅰ级:1~6分,Ⅱ级:7~10分,Ⅲ级:11~14分,Ⅳ级:15~18分,Ⅴ级:19~21分。3.2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耳鸣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6]。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NPQ百分比比较治疗后,两组NPQ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PQ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62中国民间疗法2020年3月第28卷第5期(3)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讨论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各种全身或局部疾病均可能引起耳鸣,耳鸣患者常伴有心烦、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耳鸣,还会联合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还有掩蔽治疗、习服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及经颅磁刺激、高压氧舱等外治疗法。由于耳鸣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因复杂,疗效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医认为,颈源性耳鸣属于“耳鸣”范畴,因颈项部经脉、经筋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耳窍失养,发为耳鸣。气滞血瘀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这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耳鸣与颈椎的急慢性损伤及椎动脉的病理改变造成耳内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机制一致[7]。内耳动脉为内耳提供大部分的血液供应,内耳动脉又来源于椎-基底动脉,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分出,左右两支分别沿颈椎两侧循行,穿过第1~6颈椎横突孔,向上经枕骨大孔进入颅内。根据椎-基底动脉分布循行可以看出,无论是颈项部肌肉的僵硬、痉挛或其他劳损,还是颈椎生理结构的改变,均可能对椎动脉产生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使内耳供血不足,最终引发耳鸣。临床上,患者因有颈椎病并发耳鸣症状前来就医时,患者及医生常把关注点放在耳鸣上,而忽视了对颈椎病的治疗,往往将颈源性耳鸣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治疗方案中未针对颈项部及椎-基底动脉病变加以取穴,故往往无法取得满意效果。选用颈夹脊穴(第2~6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进行治疗,可以解除患者颈项部的肌肉痉挛,缓解对椎动脉的不良刺激,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从而改善内耳供血,起到治疗耳鸣的作用[8]。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和改善颈项部不适症状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作者:王超宇 欧阳八四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中医医院

  推荐阅读:中医药如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