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咨询发表支持服务,期刊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爱思唯尔期刊是sci吗|| 职称评定需要的材料有什么|| sci一区影响因子大概多少||

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

期刊目录网经济学论文发表2020-08-11 15:55关注(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公共政策体系愈加完善。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有其内在逻辑,在其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政策成本与收益。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密切相关,不少经济学家对公共政策展开研究,探讨公共政策的内涵与意义。很多学者将经济学问题等同于资源管理问题,认为经济发展的要点在于管理稀缺资源,体现经济学科对社会稀缺资源的关注。

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

  按照罗宾斯等的定义,经济学将资源作为主题,社会应该着眼于资源分配,将资源分配作为公共政策的推行标准,把握公共政策利益与成本的关系。由李•S.弗里德曼(LeeS.Friedman)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政策分析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一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建构了微观经济学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微观经济模型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与应用。《公共政策分析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全书共分为二十章。主要介绍了公共政策分析的微观经济学导论,建模导论一一需求、供给和成本收益分析,效用最大化、效率和公平,分析福利计划的个人决策模型,公平标准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的补偿原则—收益衡量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与公共政策,等等。内容非常丰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理论书籍。该书首先明确了公共政策的微观经济学内涵。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政策定义展开讨论,部分学者立足政治学角度论述公共政策的内涵,部分学者立足行政学角度阐释公共政策的定义。美国学者伍德罗指出,公共政策由立法者所制定,需通过行政者执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更迭,公共政策研究理论得到创新。20世纪90年代之后,“公共政策'’这一概念得到普遍应用。纵观经济学著作,传统经济学书籍中很少论述公共政策问题。部分学者虽然对公共政策定义展开争论,却并未深入探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之间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几乎经济学的每个原理都与公共政策相关,越来越多的学者依靠经济学阐释公共政策,将经济学作为摆脱公共政策困境的重要理论工具。

  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共政策展开研究,但研究范围及力度比较有限。亚当•斯密开启了公共政策经济学研究之路,之后的经济学者大多将公共政策视为经济发展的变量。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政府实施公共政策相当于外部干预,部分学者并不认可政府的做法,认为市场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无需政府主动干预。新制度经济学出现后,学者们对公共政策进行了独到分析,肯定了制度要素的重要作用,将制度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制度加快了技术的创新步伐,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稳态发展。公共政策不是经济变革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进入新世纪以后,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蓬勃发展起来,其又被称为小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者研究了西方市场运行机制,对资源配置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公共政策优化方法,强调以微观经济政策弥补市场缺陷。其次,探讨了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原因。微观经济学兴起后,学者将视线从市场转移到公共政策上,开展了公共政策分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公共政策隶属于经济政策的范畴,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而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公共政策涵括的内容较广,包括社会政策、技术政策、卫生政策等。立足微观经济学视角分析公共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公共政策直接关系着公众利益。如上文所述,微观经济学将稀缺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稀缺资源的应用配置问题。公共利益以资源为依托,利益选择、利益权衡同样是微观经济学讨论的重要内容。微观经济学偏重于决策,其研究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指引方向。制定实施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对各方利益进行协调,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公共卫生资源为例,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若政府在疾病预防方面投入过多资源,则需减少其向卫生领域投放的资源。政府公共政策对资源调配产生直接影响,而资源优化配置正是微观经济学者的追求。第二,微观经济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公共政策被列入微观经济学分析范围。微观经济学涉及的公共政策主要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经济学者依靠微观经济学工具展开了政策分析,构建了科学的政策分析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经济学者主要考察需求、供给和成本收益三大要素,形成了个人决策模型、不确定条件下个人行为的替代模型、组织目标和能力的可替代模型、公共企业定价的规范性模型等。第三,微观经济学研究成果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积极作用,激发了经济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研究热情。以“政治市场”为例,部分学者依靠公共选择理论,证明了经济市场与“政洽市场'’的相似性,指出政治家如同市场企业一样,需担负公共责任并对成本效益进行衡量。微观经济学理论在政洽领域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可解析诸多政洽问题。随着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学者运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如社会政策、卫生政策、科技政策等。另外,书中探讨了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分析的逻辑问题。公共政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国家对成本利益进行了综合衡量,认为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能够为社会发展创造效益。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对企业来源展开了分析,认为企业本身具有制度属性。企业的产生助推了市场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如果市场缺少企业,按照内在规律组织生产运营环节,将大大增加交易费用。为了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国家鼓励支持企业发展,并对企业规模进行了限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公共政策制定需关注成本效益。成本收益比较势在必行,适当运用公共政策能够弥补市场缺陷,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依靠微观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能够充分认识公共政策的经济价值。政府调节经济行为,对组织进行直接管理,限制企业的生产行为,可稳定市场经济的秩序。

  与市场自行解决问题所耗费的成本相比,部分公共政策消耗的社会成本更低,因此出于效率考量,需推行公共政策以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沿着微观经济学这一思路,对公共政策开展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公共政策有其限度。政府推行的公共政策并不一定全部收获实效,部分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而这种政策又可被称为‘多余的公共政策”。如果针对市场存在的部分经济问题,政府的管理成本较高、外部干预效果不如市场自身调节效果,政府则无需制定实施公共政策。公共政策限度可应用制度均衡来表述,均衡状态即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使成本和收益相协调。政府立足微观经济学视角制定公共政策,应符合现实约束条件,对公共政策的成本收益展开计算。当然,公共政策体系构建具有复杂性特征,单纯依靠微观经济学理论并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因此,不少经济学者建议发挥市场主动性,减少政府管制,确定市场与政府作用的弹性限度,根据现实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微观经济学为公共政策制定实施提供了新思路,阐明了公共政策的基本逻辑。这一逻辑证明,政府需综合考量政策实施耗费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妥善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公共政策没有最佳选项,需衡量现实情况、协调各方利益。成本收益分析是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前提,政府需考察各方要素,将公共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在管理实践中,政府需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对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之处。地方政府需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构建政策体系,注重政策实施的长远效益。为了获得更多成本效益,政府需减少政策参与成本,尊重市场运行规律。政府调控需秉持适度原则,科学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治理、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应依靠微观经济学理论,凸显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与合理性。《公共政策分析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一书将微观经济学原理应用在公共财政、城市经济、产业组织及劳动经济等领域,明确了微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于微观经济学的公共政策制定方法,为我国公共政策体系的优化指引了正确方向。

  作者:刘娟

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相关论文:

猪肉价格背后经济学
互联网时代免费经济现象的经济
微观经济学在线课程教学与实践
共享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全英文教学改革

上一篇:汽车售后市场信任危机问题
下一篇:财务信息化建设及预算管理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课教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