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一级教师是什么级别|| 中学物理课题题目参考有哪些|| ahci期刊有哪些好发||

文化论文当前网络文化特性

期刊目录网文学论文发表2017-04-22 11:17关注(1)

  网络文化因为其源于大众现实生活而且实时在变化发展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篇文化论文已经不再是主流文化之外的青年亚文化,而是在逐渐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生活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还会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性。《信息网络安全》 是非核心期刊 电子论文期刊,杂志是信息安全类科技期刊之一,2001年在北京市创刊并持续发行,报道国家信息化安全建设项目,择优刊发学术论文。杂志以成为信息安全主管部门的喉舌、应用部门的参谋、科研生产部门的向导和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阵地为办刊宗旨。

信息网络安全

  【摘要】互联网作为当下信息流通的重要媒介和人们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已经不只是一种传播工具,而是有着自己的文化属性,网络成为民众狂欢的场所,虚拟的环境让人们畅所欲言或者宣泄情绪,这样的文化场域里既有现实生活中难得的自由,同时也存在着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等问题,如何看待这些正面和负面的因素,同时采取怎样的措施,让互联网的文化氛围更加多元开放,而不是被过度的“自由”所破坏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绑架;屌丝文化;事件娱乐化

  一、我国网络文化特性概述

  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理财、教育、旅行、社交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网络应用,而在网络影响下人们的生活除了外在形态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生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而这种文化更加直观地展现出了当下的社会心态,这里既有异彩纷呈的网络用语和表情包,又有层出不穷的网络热门话题和事件,还有剑拔弩张式的网络论战,所有这些现象共同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构建起了其特有的文化。

  (一)网络暴力与怀疑批判并存

  互联网的虚拟环境成为了一个公共领域,在这里人们可以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分离而充当另外一种角色,在这种情境下,人们既可以隐藏自己,也可以更加真实地展露自我,可是在网络狂欢的表象下,人们很难分辨出那些喧嚣背后的真实意图,那些犀利而出格的言论是客观的批判,还仅仅是公众一种负面情绪的宣泄。网络暴力在当下互联网文化中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很多网民披着批判的外衣却进行着对他人的人身攻击,当然,也并不排除一些真正想要表达自己真实意愿和观点的民众。可是,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下,可谓是泥沙俱下,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甚至是杀伤力确实不可小觑,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形态。如何区分网络暴力和真正的批判言论呢?可以通过一些现实中的事例来区别。

  比如,2016年12月18日,济南女大学生坠亡事件[1]中,在新闻媒体报道学生跳楼坠亡的新闻后,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将死者坠亡的原因归结为校园暴力,并开始在各大新闻报道的评论区和微博谩骂去世女大学生的三位室友,并呼吁人肉三位同学,同时认为学校在息事宁人,对其“不作为”给予了极大的批判。直到12月23日,坠亡女学生的三本日记的部分内容被公布,网民们才了解到死因并非校园暴力,而是由于女生自己家庭的问题和学习压力,舆论才开始由最初的剑拔弩张趋向了缓和,部分网友因之前对死者三位室友的出格言论在新闻和微博评论里纷纷表示歉意。

  而网友们之所以会有这样强烈的反应与新闻媒体在2016年这一年时间里对校园暴力的报道有直接关系,因为在该事件发生前,北京中关村二小就出现了小学生被同学将卫生间垃圾桶扣在头部的新闻[2],而这些新闻报道已经在公众心里埋下了对于校园暴力的防范意识和强烈的不满,所以,在时隔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再次爆出校园学生事故的新闻时,公众就直接将其定性为校园暴力,并对死者的三位室友进行了极其剧烈的言论攻击,甚至要进行人肉搜索,这种在不明事实真相的情况下直接对事件报道中的人物进行言论抨击的行为就属于网络暴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意见领袖和网民对于违背常规道德规范和构成对他人人身或财产伤害的行为的批判与斥责。比如,某男星在家中去世,新闻媒体报道此消息后,社会舆论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揣测,而随着一些意见领袖发布信息①和新闻媒体对于其死因的进一步报道,舆论出现了反转,公众的态度从对死者死因的恶意揣测和讽刺转向了对于死者隐私的尊重和对于抑郁症的探讨。互联网为人们表达观点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但它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公众既可以化身正义的使者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现象口诛笔伐,但也有可能走向极端,负面的言论会成为一把把匕首,给无辜的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

  如何才能避免无辜的人们被网络暴力所裹挟成为受害者,但又能保证正义的声音能够自由传达?这有赖于网络监管的提升和完善,特别是互联网法律的健全,而在技术层面的控制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手机号实名制和微博的实名认证,比如各大互联网企业对于其新闻平台和视频播放平台的内容审核。但更重要的一部分是网络公众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媒介使用习惯的养成和素养的提升需要时间的积累,在经历过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特别是看到舆论发展变动的过程后,公众的媒介使用意识会得到改变,比如,在中关村二小校园暴力事件中,有很多网友在新闻评论里表示暂时不作任何评论,要等待更进一步的调查,甚至是舆论的反转,而在济南女大学生坠亡事件中,当新闻报道进一步深入并揭示出其死因并非校园暴力而是家庭问题和学习压力时,新闻报道下面的评论就出现了很多关于表示歉意,以及今后在新闻事件中要保持理性的言论,由此可见,公众的媒介素养需要在经历很多新闻事件的过程中一点点得到提升的,而这将会对于网络暴力的遏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道德绑架与正义使者的双重角色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公共领域,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发表评论,特别是针对社会的不良现象,网络总是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但许多时候,很多人会在言论的大潮中以正义使者的身份来进行道德绑架,比如当国家面临地震、爆炸等灾害时,人们对于捐款数额的评判就明显地带有主观色彩,而不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个人的经济实力出发。其次是针对一些公众人物私人生活的道德审判,很多网络中的评论并没有尊重他人对于自己生活的选择,而是网民直接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批判别人的生活,很多人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评判他人的生活和选择,但实际上,有些观点本身并不合理,比如,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成为了举国上下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不论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爱国精神,微博和微信这两大社交平台都能看到网络用户在用文字传达对于国家领土主权的维护,但在面对外企和外国消费品这一层面出现了分歧,部分网民在强烈呼吁抵制外国产品,从餐饮到电子产品再到汽车等都被列入抵制的行列,但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应该理性爱国,爱国应该是一种融入到生活细节的行为,最本质的是提升自我而不是盲目排外。

  而在这期间,那些消费外国产品的人们就被道德绑架,划入了不爱国的行列,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微博大V站出来抵制道德绑架,呼吁理性爱国,让爱国主义的精神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来影响大众。网络文化中的道德绑架比比皆是,而这背后隐藏的则是人们想要通过这种评判来彰显自己人格的“高贵”,可以毫不费力地通过一个事件不花费任何成本地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所以,每当有负面新闻出现,人们便纷纷口诛笔伐,来表现自己的正义感,真实客观的评论是合情合理的,可是,当一些人以一些扭曲的价值观或者不合理的观点来指责他人时,其实就是一种道德绑架,比如拍摄叙利亚小难民被冲上沙滩的照片的女记者就遭受了一些民众的质疑和谴责,而之前拍摄非洲因饥饿濒临死亡的小孩的记者,因为不堪外界的舆论压力而最终选择自杀,这些评论不仅仅误导了公众的判断,还给当事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原本这些记者只是出于职业本能拍下了这些照片,甚至因为他们的报道,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让一些问题被提上日程,但是,这些尽职尽责的新闻工作者却遭受了无情的道德绑架,并且因此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和伤害。

  道德绑架、负面的人身攻击并非无法被遏制或消除,这更多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意见领袖的引导,而不是主要诉诸法律的监管,良好的网络言论环境,既依赖于每一个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依赖于有思想见地的意见领袖的思想言论引导。

  (三)屌丝文化的盛行

  “屌丝”一词最初带有贬义,“是中国网络文化兴盛后产生的讽刺用语,开始通常用作称呼‘矮矬穷’(与‘高富帅’或‘白富美’相对)的人。其中‘屌丝’最显著的特征是穷,房子、车子对于屌丝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3]但在传播和流行的过程中却被赋予新的身份内涵,成为了当下年轻人自嘲幽默的用语,甚至是追赶潮流的表现,全然没有自我贬低的含义,网络用户都争相使用这个词,使之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网络中的屌丝文化现象非常明显和普遍,去中心化、瓦解崇高、恶搞自黑等都是其直观的特征,人们不再愿意伪装自己,而是想要展现一个真实而独特的自我,所以,在网络世界里,很多人并没有故意想要把自己表现得符合主流价值观,而是更愿意自嘲,甚至表现出一些玩世不恭,而被这些人所喜爱的并不是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反而是像《五环之歌》《大王叫我来巡山》《小苹果》《PPAP》这样的音乐,很有趣味,即便歌词曲调简单而重复,但却不影响它们流行、受欢迎。

  随着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的流行和普遍使用,各种表情包也成为了聊天中必不可少交流工具,但是这些表情中极其流行的并不是那些看着乖巧可人的小图标,而是那些看着有些丑陋甚至粗糙鄙俗的图片,这迎合了屌丝文化中的简单、粗暴和直白,它们甚至比一般的表情还要有表现力,因为极度的夸张、丑陋和扭曲,反而更加能渲染人们内心的情绪。而微博里的一些搞笑视频博主和段子手大V,比如Papi酱、LOW君、谷阿莫、追风少年刘全有等,以及大行其道的各种表情包,比如金馆长、暴走漫画、兔斯基等,更是将恶搞与无厘头发挥到了极致,甚至以审丑作为了一种乐趣,这些作品看似不美观甚至缺乏内涵,但是正是这种极度夸张甚至有些丑的形象,反而拉近了与网络用户的心理距离,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所以备受青睐。而在屌丝文化中,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完全是网络交流中自然而然的产物。

  这些用语通俗易懂、形象贴切、使用便捷,而且非常符合网络用户的喜好,更重要的是,去除精英式的规范典雅,演化为具象通俗,让语言的美感被消解,变成了娱乐消遣或者是彰显个性的工具,比如“洪荒之力”因我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参加完比赛接受采访时用到,却意外在网络流行起来,很多人喜欢用这种夸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精疲力尽、全力以赴。这些表达不一定都符合用语规范,但是却彰显着当下网络用户的活力与自嘲、游戏的乐趣,是一种个性的释放。屌丝文化中的偶像崇拜不再是曾经主流文化中那些形象高大上的实力派,变得更加个性与叛逆,比如吴莫愁、邓紫棋,她们并不符合传统女性的温柔细腻,而是火辣有爆发力,而对于男性的审美也并不局限于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明星,反而很多人喜欢比较温和精致的吴亦凡、鹿晗,还有清新秀气、活力四射的TFBOYS,这些无不反映出当下网络文化中的多元、个性与非主流,打破了从前精英式的典雅与崇高,可以说是更接地气了。

  在微博大V里很多形象气质并不符合传统审美的名人却备受粉丝欢迎,比如艾克里里、软软其实不太硬,他们并不走寻常偶像的唯美路线,却能将搞笑、个性的自我发挥到极致,也正是因为当下网络文化的多元,才使得各种个性得到张扬。网络文化越来越趋于扁平,而不是过去精英式的金字塔结构,当下的网络文化充斥着解构的狂欢,人们并不喜欢英雄式的完美,而是迷恋屌丝的真实与平凡,所以,凤姐的自恋、王思聪的犀利毒舌会有市场,人们热衷于恶搞式的狂欢,其实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深刻的意义。屌丝文化不同于以往精英文化的特点在于,它直面现实人生,而不是故意美化和粉饰生活,他们宁愿暴露生活中的惨淡与落寞,并且给予狂欢式的乐观积极态度,而不是像小清新一般的顾影自怜,所以,人们就会看到很多这种文化的粗糙与直白,但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种文化中自信向上的力量。综上所述,网络文化中的屌丝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之外的一种符合当下年轻人社会心理的亚文化,它并不如同字面含义般消极,反而带有一种乐观与自嘲,体现在审美方面则是简单、直白甚至夸张、扭曲与粗糙,但却含有丰富而真挚的感情与活力。

  (四)网络事件的娱乐化倾向

  互联网将整个世界相连,所以,信息的传递和扩散会更加迅速便捷,这就为热门事件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同时会存在带来负面的影响可能。一些事件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络热门事件,不仅仅因为它新颖独特,还会因为它与当下的文化发生了碰撞,才会触及到人们敏感的神经,进而被广泛关注和传播。在当下的网络文化中,娱乐自嘲成为了一种趋势,不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个人私事都能被网络用户用来娱乐和消遣。比如,在美国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候选人DonaldTrump因其名字的中文译名为“川普”,就被网友分解为四川普通话,而在大选期间,我国网友在微博里分享川普客串小鬼当家的内容,因其经常频繁使用推特发表重要言论,网友称其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推特治国的总统”,网友甚至构想出了在川普就职美国总统以后我国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将会改变为“美国总统川普在推特里发表声明”,可见,在我国当下的网络文化中娱乐化的倾向非常明显。

  而类似的娱乐化事件还有“小目标”这个2016年新生的网络流行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中谈到“很多年轻人想当首富”的话题时表示:“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1个亿。”[4]原本这是一段非常励志的话,但是网络用户却将它衍生出各种搞笑版本,这些目标往往都是难以企及、无法实现但同时非常有趣的想法,比如先瘦一百斤。被娱乐恶搞的新闻事件并不局限于国内外重大新闻,日常的生活事件也会被网络用户挖掘出笑点,比如“蓝瘦香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词语来源于网上流行的一个视频,主人公原本因失恋郁闷在表达难受想哭的情绪,但因其方言发音的独特被网友转化为带有搞笑色彩的“蓝瘦香菇”,进而成为了流行用语,所以,网络事件的娱乐化倾向在大大小小的事件中均有体现,是当下网络文化流行的一种趋势。网络事件的娱乐化是网络文化本身带有娱乐性的一个体现,它非常符合当下年轻网络用户的社会心理,是当下年轻人追求个性和趣味、以及热衷恶搞的显性特征,它的存在让人们上网增添了很多乐趣,但对于过度恶搞,甚至陷入低俗、低级趣味的行为应该加以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网络文化既有活力又不至于被恶俗信息所污染。

  二、网络文化的特性是媒介属性所致?

  互联网便捷的信息传递与互动交流为网络文化产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但是网络文化异彩纷呈的特性是否与互联网的媒介属性直接相关呢?这个问题要回到技术发展对文化的影响上来。众所周知,人类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文化意识形态无所不包,但技术发展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人类的意识形态,而是通过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来间接地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如果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文化的形成有影响和作用,那应该先从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入手分析,因为互联网的诞生给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影响,在当下,人们的信息获取、网上购物、在线教育、休闲娱乐等都离不开网络,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那么,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直接促进了言论传播和思想交流,这是媒介技术对互联网文化形成最直接的影响,但是,更多的影响则是间接产生的,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底层的物质基础发生了转变从而导致上层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最终互联网这一媒介对网络文化的影响就通过对于人类生活物质基础的改变而产生了,所以,互联网媒介对网络文化的产生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全部的影响因素,因为,在互联网进入我国二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完全是由于互联网技术所致,还与国家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发展策略等有关,网络技术只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与国家对于网络平台的监管和相关法律的制定有关,并不是媒介自身所能决定的。

  三、结语

  网络文化看似是一种年轻、平民化的大众文化,但随着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很多官方媒介机构也开始吸收网络文化的元素,在表达和交流互动中都有网络文化的身影,比如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就会转发和评论一些很有影响力的大V的内容,这样会显得非常接地气,容易被网络用户所接纳和喜爱,而一些年长的网络用户也在吸纳网络文化,并能与网民用网络用语非常自然地交流,比如我国海军少将张召忠在其新浪微博中针对川普利用新媒体助选时发布“厉害了,word新媒体”引起网友热议。

文化论文当前网络文化特性相关论文:

文化论文跨文化交际下中韩文化
文化传播与文化资源转化新改革
茶文化论文茶语言文化地位与作
文化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语言文化论文语言选择对跨文化

上一篇:文化论文遗址文化旅游开发设想
下一篇:文化论文参考中国传统休闲文化现状及影响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