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论文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不足与完善
期刊目录网法理论文发表2017-08-08 15:36关注(1)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篇法治论文只有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证公民参与审判的权利,才能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保证司法公正。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所以只有将人民陪审员制度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去,才能使得该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法治人生》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法制类新闻月刊。本期刊是与贯彻中央对新疆工作的有关精神、向新疆各族人民进行普法教育和宣传、为新疆反对分裂斗争和维护新疆稳定服务为办刊宗旨。
一、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概述
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全会中就有关人民陪审员制度做出了不少规定,主要体现在保障公民陪审权、扩大参审范围,提高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现陪审员只参与案件事实审理,不涉及法律适用问题的目的。最高院院长周强也曾多次强调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扩大司法民主、保证司法公正方面的重要作用。雖然陪审员制度十分重要,但在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保障公民的陪审权利,监督司法,国家就有必要完善这一司法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通过一定程序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普通群众与法官一起参与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并将人民陪审员依据是非观念得出的对案件的看法引入审判过程,以增强案件审理的说服力的一种司法制度。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人民陪审员制度不仅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司法,而且有利于监督司法,保证案件公正。我国最早的关于人民陪审制度的规定可见于清末沈家本编订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该草案首次引进近代的陪审制度,但在当时是无法实施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期,人民陪审制度在边区和解放区得到实行,对推动司法公正起着重要作用。至此,陪审制度在我国才真正得到发展。
二、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不足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新的发展是从《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开始的。这一决定颁布后,人民陪审员制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从司法审判实践中可以了解到,人民陪审员制度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
首先,缺乏理论支持。众所周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但在宪法中,根本没有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任何规定。虽然,《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单行法律的形式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了规范,但如果人民陪审员制度不能在宪法中得到规定,其作用将很难发挥。此外,在三大诉讼法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规定也不统一。例如,这几部法律对人民陪审员的称谓各不相同,且都没有对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时的权利义务做出详尽的规定。何种案件适用陪审制度也没有明确指出。这就容易使得法院拥有了不适用或者少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权利,使得陪审制度流于形式。
其次,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问题。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一些法院也得到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规定了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是通过随机抽取进行的,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这一规定并没得到严格的执行,法官在审判案时倾向于选择那些熟悉的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这就使得人民陪审员制度应有的司法监督作用得不到发挥。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且没有得到专业系统的培训,陪审员在参与案件审判时,更多时候表现为“陪而不审、审而不议”。最后,对于陪审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经费补助等方面的问题,法院并没有给出充分的保障。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使得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违背了创建者的初衷。由于陪审制度对于司法公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对其认真研究对司法改革意义重大。
三、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鉴于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推进司法公正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就有必要对其完善。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和德国的陪审制度的先进之处,立足我国实际国情,从两个层面进行完善。
首先,在立法层面。要想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监督的积极作用,除了现有的三大诉讼法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决定外,有必要在宪法上增加对人民陪审制度的规定提升其法律地位。这样就有利于公民的参与。此外,立法部门应当出台一部专门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法,来解决司法实践问题。且该法应当对人民陪审员制度做出统一规定。规范人民陪审员制度适用的标准。同时有关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也应当做出具体的规定。
其次,在实践方面。为了调动公民参与案件审理的积极性,可以做以下的调整,即只要年满18周岁,具有中国国籍,能够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犯罪前科,不是专业的律师、法官、检察官,就能够成为人民陪审员。而对于人民陪审员的选取上,应当建立统一的保密的人民陪审员资料库,由专门的人员进行随机选取。此外,还应当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人身和经济保障。为了保障人民陪审员的人身安全,就有必要对其身份信息进行保密,对于因参加案件审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法院应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补偿。在任期方面,可以借鉴德国参审制的规定,即可以规定在一年内可以参加若干案件的审理,这样可以防止“职业陪审员”的形成。最后,法院可以在案件开庭前,就案件事实内容应提前告知人民陪审员,使其对案件有所了解。这样,人民陪审员在参与案件审理时,就不会因为不熟悉案件情况而做出不合理的判断。法院也应当对人民陪审员进行定期的法律知识培训,以此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性。
法治论文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不足与完善相关论文:
法治论文发表公民法治意识的培
法治论文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公开
法治论文发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
上一篇:法律论文民商法连带责任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法律解释和法律漏洞新管理条例
-
中国工人杂志论文格式要求核心期刊
-
中国政府采购杂志社审稿时间周期核心期刊
-
《河南社会科学》社科论文发表期刊核心期刊
-
外国问题研究杂志经验核心期刊
-
消防界天津省级期刊核心期刊
-
西部学刊论文字体征收要求核心期刊
-
《当代贵州》编辑部核心期刊
-
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核心期刊
-
《出版广角》出版类北大核心期刊核心期刊
-
房地产世界房产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中国工人杂志论文格式要求
- 《河南社会科学》社科论文发表期刊
- 外国问题研究杂志经验
- 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
- 《出版广角》出版类北大核心期刊
- 《理论导刊》什么时候见刊
- 《湖北社会科学》北大核心CSSCI扩展期刊
- 世界历史杂志国家级期刊征收范围
- 中国档案杂志2017年07期论文查询目录
- 《云南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价格
- 档案类核心期刊有哪些呢
- oa期刊的特点是什么
- 怎么看期刊是单核还是双核
- 世界汉语教学是什么级别期刊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 教育学类的核心期刊推荐
- 应用化学期刊是不是ei
- 高分子化学核心期刊合集
- 美国微生物学会有哪些期刊
- oa开放访问是什么意思
- 英文论文对评职称有用吗
- OA期刊评职称被认可吗
- sci预警期刊影响评职称吗
- 外文期刊可以评职称吗
- 论文第二作者能评职称吗
- sci共第一作者可以评高级职称吗
- 政工师中级职称晋升要求
- 评职称专利和软著哪个更有用
- 评职称的论文有时间限制吗
- 一级播音员职称破格申报什么标准
- sci二审会重新查重吗
- 英文论文的标题可以用动词吗
- 英语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都是英语吗
- 他引率为0意味着什么
- 英文摘要需要斜体吗
- 英文标题的正确书写形式
- sci文章校稿后多久可以刊登
- 论文发表先审核还是先查重
- 盘点SCI论文被拒稿的原因
- 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审核阶段有哪些
- 英文摘要内容包括什么
- 论文致谢重复算抄袭吗
- 英文综述翻译成中文发表算抄袭吗
- 英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 英文期刊一般有多少字数
- 英文论文撰写常用句型推荐
- 英文论文撰写常用的到哪些词汇
- 国际英文论文的格式要求
- 英文论文需要查重吗
- sci的审稿人有人数限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