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一级教师是什么级别|| 核心论文的第二作者有用吗|| 中学物理课题题目参考有哪些||

网络青年文化锦鲤祈愿传播过程

期刊目录网文学论文发表2020-07-02 10:20关注(1)

  “锦鲤祈愿”是当前我国网络青年亚文化领域最为热门的社会现象之一。文章基于社会心理、传播社会学,从传播过程和传播渠道剖析网络青年“锦鲤祈愿”现象的发展动态和演进轨迹,厘清了“锦鲤祈愿”行为具有传统文化传承、多因素共谋和多种社会心态混杂的内在演进逻辑。

网络青年文化锦鲤祈愿传播过程

  【关键词】锦鲤祈愿;传播过程;社会心态;青年亚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锦鲤祈愿”是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1]是青年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有关“锦鲤”的图片、文字等内容以祈求好运的降临。[2]主要包括“锦鲤”实物图片、美人鱼漫画、被认为带有“锦鲤属性”和“锦鲤人设”的幸运儿(如杨超越、王思聪、信小呆等)的照片等三种表现形态,集中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网络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面对网络青年“锦鲤祈愿”现象“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有网友感慨,“从1984年《小草》传唱,到2018年‘锦鲤’领榜,草根社会心态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从乐观感恩的满怀希望,到袖手祈福的虚弱幻想,两三代人的精神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我国“锦鲤祈愿”现象的热度高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网络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风险和挑战,也为未来的青年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锦鲤祈愿”现象的研究并不多,主要研究者包括梁坤、甘轲晗、李之茵、蒋鑫宇、宋春雨、李聪、李雨骋、张蔚、李梓、屈雪花、沈基松、萧子扬、陆薇薇等人,尚未有较为宏观、系统和全面的过程变迁视角对“锦鲤祈愿”现象的剖析。因此,本文从传播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新时期我国网络青年“锦鲤祈愿”现象的传播过程加以剖析,探讨“锦鲤祈愿”行为产生的内在逻辑和现实诉求。

  二、“锦鲤祈愿”的传播阶段分析

  2018年以来,我国网络青年文化“锦鲤祈愿”现象发生了明显的嬗变。从过程视角剖析其产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有助于洞察“锦鲤祈愿”行为产生的内在逻辑和现实诉求。从传播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网络青年文化“锦鲤祈愿”现象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的阶段(详见图1)。第一,在“锦鲤祈愿”的前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对中国鱼文化的继承和延续,采用较为传统的锦鲤图案和祈愿形式;其二,在“锦鲤祈愿”的中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商业化力量、自媒体和“锦鲤青年”的出现,使得“锦鲤祈愿”衍生出了新的业态和形式,它和以往传统的鱼文化及其崇拜有着较大的区别,本质上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的,对传统鱼文化有所改造和创新的一种“形式宗教”;第三,在“锦鲤祈愿”的后期阶段,主要表现为“锦鲤祈愿”现象面临着文化冲突、反讽和对抗等困境,并在这一困境当中进行新的优化和创新,甚至可能产生出新的表现形态。[3]

  三、网络青年“锦鲤祈愿”的传播变迁解析

  (一)前期阶段:“锦鲤祈愿”是对中国鱼文化的延续

  正如马克思所言,“文化是一套继承的器物、财货、技术程序、想法、习惯和价值”,本质上是流动的、变化的和继承的人类创作的产物。事实上,“锦鲤祈愿”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对滥觞于原始社会的鱼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考古研究表明,中国鱼文化萌芽于石器时代,它作为一种装饰品被山顶洞人创造,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化具有继承性等本质特征,使得中国鱼文化经历千年的演变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始终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锦鲤祈愿”行为尽管在互联网时代衍生出了新的形态,但究其本质依旧是一种受到传统鱼文化影响的鱼崇拜现象。换言之,在“锦鲤祈愿”的前期传播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对中国鱼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二)中期阶段:“锦鲤祈愿”是互联网等现代性因素共谋的结果

  在“锦鲤祈愿”的传播中期,主要受到互联网、商业市场、自媒体技术等多方面力量的综合作用,实际上是诸多现代性因素共谋的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五点内容:第一,互联网具有嵌入性特征,促使“锦鲤祈愿”现象获得初步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逐渐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既对传统生活和行为产生一定冲击,也使得当代社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和创新契机。比如,“锦鲤祈愿”最为活跃的平台——“锦鲤大王”最初的“锦鲤图片”主要是来源于传统的鱼文化,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PS技术)的发展,使得“锦鲤图片”更为完善和美观,并且在新时期网络青年审美风格的影响和作用下,“锦鲤祈愿”行为实现了创新发展。第二,商业化和市场化力量的推波助澜,使得“锦鲤祈愿”的周边经济愈发活跃。正如有学者所言,“锦鲤祈愿”是营销、市场化和大众传媒共谋的结果。一方面,由于商业化、市场化力量的强大,能够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尤其是潜在的消费人群)传播各种消费理念,并使得社会大众接受并为之消费。另一方面,商业化的大众媒体会采取“反复狂轰滥炸”策略,促使社会大众接受相应的理念和信息。[4]因此,当前我国“重阳节锦鲤”“学术锦鲤”“支付宝锦鲤”“城市锦鲤”“大学锦鲤”等各种形式的“锦鲤营销”活动层出不穷,“锦鲤祈愿”的连锁经济异常活跃的背后是商业化、市场化力量在“作祟”。第三,自媒体具有独特优势,有效助推了“锦鲤祈愿”现象的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路径,拓宽了受众范围,并在科技创新的作用下发展成为一种具有高度人性化特点的“玩”媒体,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接,满足了现代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也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而呈现出“即时性”“低成本”“便捷性”等特征。自媒体传播充分展现了青年群体的个性,促使了“锦鲤祈愿”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第四,青年的不成熟特质,使得“锦鲤祈愿”现象的热度有增无减。青年是“锦鲤祈愿”行为的参与主体,也被称为“锦鲤青年”,该群体所具有的不成熟特质使得“锦鲤祈愿”的成因更为复杂和多元。[5]一方面,当代青年喜欢张扬个性,欲使生活变得有趣,因而热爱追求“锦鲤祈愿”“佛系青年”等新兴的流行文化。另一方面,由于当代青年具有不成熟、变动性较大等特征,在文化喜好等方面容易“朝三暮四”,甚至选择盲目跟风。也正是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量的“锦鲤青年”得以出现,从而直接推动了“锦鲤祈愿”热潮的出现。第五,“锦鲤祈愿”作为一种“形式宗教”,具有“小迷信”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锦鲤祈愿”可以被图1网络青年“锦鲤祈愿”传播过程示意图认定为是互联网时代的“小迷信”或者是“形式宗教”,即“锦鲤祈愿”有别于传统的鱼崇拜等宗教迷信活动,但又在形式上存在诸多类似的地方。比如,新浪微博账号“锦鲤大王”在《锦鲤大王许愿指南》中就规定了“许愿”和“还愿”的规范和流程,可见除了执行该行为的平台是微博等互联网场域外,具体的执行过程还是保留了不少传统的宗教仪式。结合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来看,宗教主要具有“强化规范”“重申社会价值”“助人调适个人危机”“强化社会福利”等四种社会功能。因此,“锦鲤祈愿”作为一种浅层次的“形式宗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发挥心理调适、慰藉和治疗的作用。当然,这也为当前大量网络青年热衷参与“锦鲤祈愿”行为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释”。

  (三)后期阶段:“锦鲤祈愿”在冲突、反讽和对抗中前行

  社会学家提出,“传统价值观断裂的直接后果是价值观的空白状态......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旧的偶像破灭、新的人生目标尚未确立而产生的迷茫和失落感。”因此,“锦鲤祈愿”现象产生的内在根源就是价值观断裂导致当代青年社会心态出现嬗变。同时,在“锦鲤祈愿”经历了“前期”“中期”两个发展阶段后,必然需要面临“后期”阶段所存在的各种文化冲突、反讽和对抗等现实困境,而且在“符号化的消费”和“消费的符号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上述情况愈发多元和复杂。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就曾指出:符号化的消费唯有“当它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其形状、与这些物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整个社会,才具有区分性的意义”[6],即个体的消费必须与整体体系相结合才有实质性意义。对于“锦鲤祈愿”现象而言,它作为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而存在,是“符号化的消费”的重要表征,依赖于“文字+图像”等符合化形式来实现相应的祈愿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锦鲤祈愿”的符号也面临着被消费的可能,即“锦鲤祈愿”既被网络青年调侃为“日常迷信”(小迷信),又被网络青年发展成为一种“在线狂欢”和“符号消费”[7]。总之,“锦鲤祈愿”背后混杂着多元的社会心态,既有对社会压力不满和抵抗,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向往。而且在后期传播阶段,“锦鲤祈愿”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符号游戏、网络欢腾和社会反讽,是混合着调侃、希望等复杂情绪的混合体,并在冲突、反讽和对抗等困境当中不断前行、演进和创新。

  结语

  结合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观点来看,“锦鲤祈愿”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存在,也受到过去思想和当下社会状况的综合影响,并产生出了新的嬗变。换言之,“锦鲤祈愿”的出现和流行具有高度复杂的成因,它不仅反映了我国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变化,还揭示了青年社会心态和精神思想的嬗变。因此,需要警惕“锦鲤祈愿”可能存在的不良社会心态,需要加强青年价值观和网络思想的引导,积极推动我国青年思想的健康发展。传承机制是文化传承的核心,[8]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锦鲤祈愿”文化的研究阐释,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文化的宣扬;针对“锦鲤祈愿”背后的复杂心态,需要通过“锦鲤青年”的榜样引导,在同群文化中寻找新的心理标杆;需要加强“锦鲤青年”的能力和技能教育,构筑其奋发有为的事业基石。

  参考文献:

  [1]张蔚.网络锦鲤祈愿的互动仪式链[J].青年记者,2019(05):27-28.

  [2]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03):3-7.

  [3]萧子扬.“锦鲤祈愿”: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解读[J].文化艺术研究,2019(03):1-7.

  [4]萧子扬,马恩泽.“青年”:是概念经济,还是概念泡沫?[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8(06):24-29.

  [5]萧子扬,叶锦涛,马恩泽.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的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北京青年研究,2019(01):53-60.

  [6]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102-103.

  [7]梁坤.“锦鲤祈愿”与“日常迷信”——当代青年网络俗信的传播社会学考察[J].新闻研究导刊,2018(04):45-47.

  [8]李先明,成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理论、实践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6(11):138-145.

  作者:黄超 姜若谦 高键 吴雪莹

网络青年文化锦鲤祈愿传播过程相关论文: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策略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以及策划路
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
城市文化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新媒体下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上一篇:新时期行业期刊融合转型
下一篇:互文阅读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应用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